跳到主要內容

演活資本主義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21日 06:35
2012年09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鐵娘子與喬布斯。


是創造市場還是主導市場。


我們的政府常說香港奉行自由市場經濟,市場彷彿就是一切,自由和市場又好像是不可分割的雙生兒。


可是,市場是什麼,自由又是怎麼樣的自由?

鐵娘子與喬布斯齊齊走進劇場,跟我們談資本講市場。


關於香港,也關於中國。


進念今個劇季一連推出三齣關於中國的劇場,五度上演的《萬曆十五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資本.論》,還有全新創作的《資本主義喜劇》。通識劇場《資本主義喜劇》導演胡恩威(圖)表示,這是近日因國民教育的爭議而起,「社會上好像只有盲目地支持或一面倒的反對兩種聲音這兩個選擇,其實近年凡是說到中國這個話題很容易出現兩極的反應,很情緒化的,完全否定和盲目認同都是不對。從事藝術創作,我們觀察到社會環境的轉變,希望透過劇場呈現給觀眾」。是的,我們有言論自由,互聯網又令人人可以發聲,可是除了表態,按一個讚,是否也忽略了充實的內容?


認識中國社會是一個不能避免的話題,「香港得天獨厚,擁有自由、法治,而內地卻是配套嚴重不足,其實便是回到制度這個老問題上」。胡恩威說《萬曆十五年》最終說的便是制度,「為什麼中國沒有發展一套令社會穩定的制度,西方社會的結構中有王室、教會,中國從前也以家庭為結構,總算有規範,講人情味講道德,不過1949年以後摧毁了家庭,取而代之的是市場,而由於沒有法制,道德意識也不高。為何中國有錢的人都移民,可能並不是追求民生自由,而是因為財產得到保障,為什麼中國人不能搞一個法治制度,是我們這一代要思考的,即使是要平反六四,也要有機制」。空喊口號、表態施壓是姿態多於一切,找出問題,尋求答案才具建設性。


香港人,真的自由嗎?

從制度出發,香港被譽為自由市場經濟的典範,也有人說今天的中國社會是全世界最奉行資本主義的地方,那資本主義是什麼,沒有讀過經濟、沒有讀過資本論的,不妨嘗試以進念的通識劇場作引子,《資本主義喜劇》透過兩大自由市場代表人物戴卓爾夫人和Steve Jobs貫穿,當中會提出不同的個案,介紹不同年代資本主義的形態。「市場其實是什麼?所謂的自由市場背後是有一系列的價值觀,好像deregulation就一定是好,生活最重要是開心,而消費又會令你開心。」這不是一門經濟課,想探討的是這個制度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現時香港奉行的是一套獨特的資本主義模式,令我們認為自己有很多自由,好像我們可以上街示威,可是在生活上,我們是否真的很自由?看電視沒有選擇,音樂是一式一樣,住樓也是無得揀,即使我們想過一些樸實的生活,似乎也不太可能。」胡恩威提到台灣,即使經濟情况不好,他們也有自由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模式,可以去耕田,可以開店,可以出家,那,香港人常說的自由,其實是什麼?


珍貴材料煮出難吃東西

說香港,也是談中國,「大陸是透過香港認識資本主義,學香港搞金融、地產,不過他們地方大,於是將這些東西放得更大,不過卻沒有香港的道德規範,其文化藝術發展都是一樣,總之就是多、大、勁,他們就像是用很珍貴的材料煮出一些很難吃的東西。」


大陸的情况有目共睹,不過胡恩威認為我們只是五十步笑百步,「不止是國民教育有問題,基本上是整個教育制度都出了問題,為什麼每年大學畢業生有三分之一是讀商科,跟其他地區比較是很不正常,政府常說知識型經濟,而商科其實不是知識」。


問題多得很,我們要怎樣的香港模式、中國模式?

《資本主義喜劇》

時間﹕10月12、13、19、20日晚上8:00

10月14日下午5:0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票價﹕$150、$250

網址﹕www.zuni.org.hk

查詢﹕2566 9696

文:林喜兒

圖:進念.二十面體

編輯 顏澤蓉

美術 Money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