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為兒子設教育基金 可買高息債基金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21日 21:35
2012年09月21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Benson現年41歲,擁有一門迷你儲存倉的生意,每年除稅後利潤約120萬元。他鍾情物業投資,除自住物業外,還持有3個住宅單位作收租。


Benson認為現在最迫切的財務目標有兩個:

(一)為剛出生的兒子設立教育基金,供孩子往美加或澳洲升讀大學,預計兒子到升學時需要資金約300萬元。Benson每月淨租金收入(扣除按揭及雜費支出)約3萬元,故希望把1萬元投進教育基金,以支付該計劃的供款。


(二)一向以「買磚頭」作主要投資工具的Benson,眼見這幾年樓巿價格持續上漲,泡沫形成氣氛漸濃,故希望物色香港以外的物業作投資,以分散風險。投資金額約100萬元,並希望日後物業的租金收入能支付按揭供款及物業管理費等雜項支出。


月供1萬 18年料可儲300萬

若以18年每月1萬元的供款計算,Benson的教育基金組合表現只要達到每年平均5%回報,便能於兒子入讀大學時累積到300萬元。


筆者考慮到Benson除物業投資外的投資經驗不多,建議Benson可根據自己可承受風險的程度,以月供形式投資基金,一方面可透過平均成本法,分段入巿,避免巿場短期內大幅波動所帶來的風險;另一方面可以投資於海外一些有潛力的巿場從而提升潛在回報。在現時環球股巿走勢極度反覆的情况下,Benson可考慮先以高收益債券為主的組合開始,尤其隨着環球各國央行似乎決心透過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推動經濟復蘇,相信「安全資產」(即政府債券市場)的收益率處於低位的情况將會持續。筆者認為,由於基本因素表現強,「資產負債表」表現穩健,高收益債券會是能夠為Benson帶來具有吸引力收益的資產類別之一(見圖)。


值得Benson留意的是,投資組合的表現會大大影響計劃的供款年期。若每年的平均回報率由5%提升到9%,這樣供款年期便會由18年銳減至8年,而投入的資金也會由200多萬元減至100多萬元,足足省卻100萬元的資本。然而,在減少供款年期的同時,亦需注意因經濟周期縮短而帶來的潛在風險。


海外置業 可考慮大馬

如Benson欲購買海外物業,筆者建議他可考慮於馬來西亞置業作投資。事實上,這幾年間馬來西亞的政局及經濟愈趨穩定。世界銀行預測2012年該國的經濟增長達5.2%。《經濟學人》於今年初發表的「巨無霸指數」中指出,相對於美元這指標性貨幣,馬來西亞令吉被低估逾四成,加上當地政府近年較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當地通脹升溫,令資產價格上升,這有利持外幣投資於當地資產的Benson。


傅惠賢

康宏理財服務 有限公司 副總監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 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chlung@mingpao.com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投資風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