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五,筆者寫到香港建築業處於上升周期,本文先分析一下行業情况。
「十大基建」大家也聽到熟晒,這是2010年由前特首曾蔭權提出的。當時「係威係勢」,相關股份亦炒了一輪,但不久後便無以為繼,原因是「戲肉」才剛剛開始不久。
建築業98年後長期低潮
亞洲金融風暴之後,建築業就進入長達8年的低潮。自新機場後,香港近年鮮有大型基建項目。私樓供應更於2003年後大幅減少。因此無論「在公在私」,建築業都好難搵食。
根據統計署數字,「主要承建商完成工程總值」(Gross Value Of Construction Works Performed By Main Contractors)97年之前幾年每年都有10%以上的增長,1998年後便進入長達8年的連續負增長期。主要承建商完成工程總值從1998年的高峰1300億元,到2006年下降32%至900億元。
基建私樓上馬 工程量轉跌為升
直至近幾年,隨着十大基建陸續上馬,建築業才漸見曙光。從工程畢業生吃香,甚至紮鐵工人薪金加幅顯著可以看到行業好景。
更重要的是,直到去年,十大基建最大的三項工程,即高鐵,沙中線及港珠澳大橋才開工。
另外,隨着私樓賣地從2010年開始顯著上升,以及居屋開始復建,可以預見,工程量「在公在私」將會從上個10年的「雙降」,變為未來5年至10年的「雙升」。
從2007年開始,主要承建商完成工程總值由下跌轉為上升:2007、2008及2009年分別輕微增長3%、7%及1%。踏入2012後增速更有提速迹象,由2010年的10%及2011年的16%,加快到2012年第1季度的28%及第2季度的34%。
形勢逆轉 建築業開始供不應求
建築業之前經歷了多年低潮,整個行頭不斷收縮,於是之前的供過於求變為近年的供不應求。新地(0016)上周五業績會上亦提到,將來房地產的挑戰並非土地,而是建築人才。筆者相信建築業有望重獲定價能力。
講了那麼久,有什麼股票能受惠呢?下回再講。
股飈
逢周二、五刊出
「十大基建」大家也聽到熟晒,這是2010年由前特首曾蔭權提出的。當時「係威係勢」,相關股份亦炒了一輪,但不久後便無以為繼,原因是「戲肉」才剛剛開始不久。
建築業98年後長期低潮
亞洲金融風暴之後,建築業就進入長達8年的低潮。自新機場後,香港近年鮮有大型基建項目。私樓供應更於2003年後大幅減少。因此無論「在公在私」,建築業都好難搵食。
根據統計署數字,「主要承建商完成工程總值」(Gross Value Of Construction Works Performed By Main Contractors)97年之前幾年每年都有10%以上的增長,1998年後便進入長達8年的連續負增長期。主要承建商完成工程總值從1998年的高峰1300億元,到2006年下降32%至900億元。
基建私樓上馬 工程量轉跌為升
直至近幾年,隨着十大基建陸續上馬,建築業才漸見曙光。從工程畢業生吃香,甚至紮鐵工人薪金加幅顯著可以看到行業好景。
更重要的是,直到去年,十大基建最大的三項工程,即高鐵,沙中線及港珠澳大橋才開工。
另外,隨着私樓賣地從2010年開始顯著上升,以及居屋開始復建,可以預見,工程量「在公在私」將會從上個10年的「雙降」,變為未來5年至10年的「雙升」。
從2007年開始,主要承建商完成工程總值由下跌轉為上升:2007、2008及2009年分別輕微增長3%、7%及1%。踏入2012後增速更有提速迹象,由2010年的10%及2011年的16%,加快到2012年第1季度的28%及第2季度的34%。
形勢逆轉 建築業開始供不應求
建築業之前經歷了多年低潮,整個行頭不斷收縮,於是之前的供過於求變為近年的供不應求。新地(0016)上周五業績會上亦提到,將來房地產的挑戰並非土地,而是建築人才。筆者相信建築業有望重獲定價能力。
講了那麼久,有什麼股票能受惠呢?下回再講。
股飈
逢周二、五刊出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