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日交惡 美國偷笑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23日 06:35
2012年09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釣魚島事件發酵、內地民眾反日情緒高漲、一些在華日企開始停工暫避風頭。在事態持續升級之際,一個精準踩點的「QE3」讓一直持曖昧態度的美國浮出水面。


有分析指出,在以希臘為突破口攻擊歐元後,美國此番也試圖通過讓兩個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捲入「潛在戰爭」,從而確保資本繼續回流美國。而釣魚島爭端的升級,也將阻礙中日韓自貿區和中日貨幣互換的進程,從而削弱東亞,確保美國霸主地位。


「不合理序列」 引陰謀論質疑

日本方面近日表示,中方在釣魚島事件上的反應出乎其意料之外。事實上,釣魚島事件的迅速升級正是伴隨着一系列「意料之外」的不合理事件。


「日本政府親自出面買島」、「日本經濟大臣自殺」、「日本候補駐華大使暴病身亡」,近來內地有網友將這一系列事件串聯在一起,認定美國是此次釣魚島爭端的幕後推手。


這篇被數十萬網友轉載的文章指出,過去幾個月,中國央行證實人民幣對日圓將直接交易,中德雙方也同意在雙邊貿易結算中增加使用人民幣和歐元。在美元被邊緣化態勢顯現之際,釣魚島爭端的爆發,將直接打擊人民幣和日圓,起到「貨幣戰爭」的效果。


自貿區受阻 美將成最大贏家

雖然上述基於「陰謀論」的坊間分析可能上不得「正席」,但如果從經濟視角來看,釣魚島事件的核心落在中日韓自貿區,從中獲益最大的也的確是美國。


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茂春認為,中日韓自貿區是解決中日問題的長久之道,該自貿區的建立將實現東亞三國資源、市場共用,北美自由貿易區將因此受到進一步衝擊。


「美國最怕自己的世界經濟霸主地位受到威脅」,何茂春指出,美國擅長利用各種手段遏制競爭對手。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美國就曾通過匯率、金融、貿易等一系列手段使日本陷入長達10年的蕭條期,此次美國又想「故技重施」。


何茂春直言,在釣魚島問題上,美國之所以一直表現出「主權上不選邊站,但釣魚島屬於美日安保範圍」的曖昧態度。其真實目的就是期望中日經濟合作受阻滯,以此削弱東亞,維護自身的世界經濟霸主地位。


反日情緒過界 考驗官方應對能力

正因為如此,近來一些有官方背景的學者已經開始頻頻喊話,提醒民眾,中國崛起道路上的障礙是美國而不是日本。


2008年,美國高調加入泛太平洋伙伴關係協議(TPP),並全方位主導談判。澳洲、越南、日本、加拿大等國先後受邀加入TPP,韓國亦在美國邀請之列,但中國卻「出人意料」地未受邀請。


在專家們看來,要打破美國主導的TPP所帶來的包圍效應,推動中日韓自貿區是最好的選擇。如果自貿區成功建立,就意味着中國在和美國的競爭中爭取到了非常廣闊的戰略縱深和資源腹地。 但中國商務部發言人19日已暗示說,自貿區談判「勢必受到影響」。


目前,伴隨着各地的遊行和高層的強硬喊話,日本已然清晰看到了中方的底線,未來如何拉回瀕臨過界的民間情緒,繼續推進中日韓自貿區和中日貨幣互換等事項,將考驗官方的應對能力。


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