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金融海嘯前「摸頂」入股富通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25日 06:35
2012年09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資銀行及企業近年皆透過投資歐美資產「走出去」,不過一場金融海嘯,令有關機構蒙受巨額損失,平保「損手」的程度可說是當中的表表者。平保於2007年底以18.1億歐元購入富通4.18%股權,並成其單一最大股東,開始與富通銀行的一段「孽緣」。


收購荷銀陷入泥沼

2008年初金融海嘯的影響展現,當時平保已就富通持股進行157億元人民幣的減值準備。不過好戲尚在後頭,2008年末由於富通收購荷蘭銀行,加上金融海嘯所造成的雙重打擊,富通須接受比利時、荷蘭及盧森堡三國的注資,並由荷蘭及比利時將富通分批國有化。於當時的估值下,富通每股僅值1歐元,相較於平保以每股約19.1歐元購入的股份,大幅折讓95%。有關提案遭富通股東強烈反對。


雖然平保從頭到尾皆反對富通國有化的決定,不過於2009年3月,富通仍難逃被國有化的命運。比利時政府將75%的富通股權轉讓予法國巴黎銀行,富通銀行亦買入富通於比利時保險業務的25%股份。富通集團最後僅得富通保險業務。平保的投資錄得慘烈虧損,於2008年業績披露中,平保對富通的股權投資所提取的減值準備,已增至227.9億元人民幣,致其當年純利大幅倒退97.5%至僅4.77億元人民幣。


「走出去」內資 紛錄巨虧

除了平保外,其他內地投資機構亦面對同一處境。中投亦曾於2007年投資黑石及摩根士丹利,目前亦錄得巨額虧損。雖然積極性明顯減低,不過近期中資機構仍有不少收購,如工行(1398)買入東亞美國業務,建行(0939)亦表示正物色歐洲金融相關投資。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