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期備受爭議的新界東北發展被轟忽略本土利益,發展局正研究將區內公營房屋比例,由43%增至55%,估計可增逾萬間居屋供應。政府消息人士表示,由於東北發展由入住低密度豪宅的富裕家庭,變成公屋居民和中產家庭為主,要重新評估交通配套,因此目前研究中的北環線鐵路,將由原來只至古洞站,研究橫伸連接粉嶺北、坪輋及打鼓嶺終站,最終視乎工程可行性。
連結西鐵東鐵線
運輸及房屋局早前已完成第一階段鐵路策略檢討,其中討論多時的北環線,根據政府初步構思,其走線將由西鐵錦上路站開始,分兩條支線直達古洞及落馬洲。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前日房委會討論新界東北發展時,政府提出新發展區的公營房屋(公屋及居屋)比例,將由目前建議的43%向上調整,更可佔整體房屋量55%至60%;私人單位亦會改劃成更多中小型住宅,以滿足市民置業訴求。消息指出,現時規劃的公營房屋佔地,相當於住宅區的20%,隨着增加公營住宅單位,佔地比例可增至30%。
不過消息人士指出,由於公屋、居屋住戶及一般中產家庭,未必會駕駛私家車代步,政府檢討交通配套時,也要研究是否要提供集體運輸;運房局檢討鐵路策略時,將重新審視北環線的走線。消息稱,原先北環線規劃是只接駁古洞站到東鐵上水和西鐵錦上路站,若粉嶺北、坪輋及打鼓嶺未來增加建屋密度,當局將研究增加車站的可能性,包括考慮將北環線進一步向東延伸,連接粉嶺北、坪輋及打鼓嶺。
消息人士強調,興建鐵路涉及收地和環境影響,仍要視乎工程是否可行;政府第一階段鐵路策略檢討報告亦指出,北環線有不少濕地範圍,若落實興建,要考慮對生態影響,徵地時亦應要多運用政府用地。
沿線多濕地 或影響生態
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成員蔡涯棉、北區區議員劉國勳均支持政府增建北環線車站。當中蔡涯棉指出,當年政府規劃坪輋及打鼓嶺時,是在沒有鐵路線接駁下作假設,因此建議發展密度較低,但若增設車站,可帶動人口遷入該區,令當地得到進一步發展。規劃署長梁焯輝昨出席灣仔區議會會議時表示,任何發展總會有人受影響,政府希望盡量平衡各方利益,並會適當調整規劃方案。
明報記者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