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95歲士多婆婆 力拒東頭邨收舖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27日 21:35
2012年09月27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已有47年歷史的黃大仙東頭(一)邨22座面臨清拆重建,樓上住宅已人去留空,房屋署原計劃昨日收回地面22個舖位,但這批經營了約30年的老舖東主不肯離開,包括開了30多年士多的95歲朱老婆婆,亦有傳承4代的林氏家族雜貨店。他們認為賠償太少,難以擇地再業,故堅拒離開。房屋署昨日決定暫緩收舖,中秋前都不會有行動。


房屋署於昨晨9時截停22座的水電供應後,部分情緒激動商戶遊行至房屋署東頭(一)邨辦事處,經多名區議員協助調停下,雙方派員會面開會,房署代表同意恢復水電及將商戶意見上呈房委會。至昨晚6時商戶與房委會商業小組主席蔡涯棉會面,但與會的東頭邨22座商戶聯會主席蔡國光指出,會上蔡涯棉拒絕作出任何增加賠償的承諾,只願意在技術安排上盡量協助商戶。


有商戶徙置權傳4代

東頭(一)邨於1965年落成,當時大部分商戶因為九龍一帶的原居農地或商舖被收回,以徙置形式遷入,政府為補償損失,特別給予低租金、居住及自由轉業等多項徙置權予東頭(一)邨商戶,如開雜貨店的林家,一家傳承了徙置權4代。


蔡國光批評,過去兩年房署拒絕對話,提供的賠償亦與一般租戶一致,為每平方呎866元,變相否定他們擁有的徙置特權。另外房署可提供予商戶投標的舖位不是位置偏遠便是位於街市內的小商店,根本不適合22座的商戶,聯會要求將賠償金增至每平方呎1592元。


95歲的朱伍婆婆30多年前以2萬多元向原徙置戶購下兩間相連舖的徙置權經營士多至今,她批評現時十多萬的賠償金根本不足以抵償她所失去的權利,更遑論當年的收購價。


「房署哄交鑰匙再議」

不少商戶亦對房署試圖收舖的手段大感不滿,除了一星期前通知會於昨日截水電外,朱伍婆婆及經營藥房的83歲張惠翁婆婆均表示,房署前日接連來電3次要求交出鑰匙,張婆婆更表示房署職員嘗試哄她先交出鑰匙,及後再討論賠償。東頭邨22座聯會成員陳美玉認為房署應該增加賠償額,令商戶有能力遷至別處重新開業。她只希望能繼續自力更生,不用依靠綜援。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