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中共黨報《人民日報》旗下報章《環球時報》英文版一名資深記者,被指報道上月倫敦奧運會時多次抄襲和揑造報道內容,包括將倫敦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在《每日電訊報》的專欄文章抄寫成自己的「獨家專訪」。消息指《環時》編輯部早就懷疑有關文章並非出自該記者之手,但直至後來發現另一篇內容抄自《倫敦標準晚報》的文章才揭發事件。涉事記者已被解僱,有關文章也從網站上刪除。
涉嫌抄襲的記者名趙冉(Zhao Ran,音譯),是《環時》英文版體育記者,現年20多歲,因曾在英國留學,先後在格羅斯特郡大學和卡迪夫大學取得文學士、碩士學位,所以被派往倫敦報道奧運會。英文博客網站「Beijing Cream」前日發表文章,指趙冉因為抄襲和捏造報道,已被《環時》解僱。
「流暢像英國人寫的一樣」
趙冉最先被指抄襲的報道在7月27日刊登,當時有編輯注意到,報道中間幾個段落的英文特別流暢,「英文水平突然好得像是英國人寫的一樣」。後來這篇報道被揭發抄襲英國《衛報》。趙冉在8月5日刊登的幾篇報道中,有一篇提到倫敦約翰遜接受她的專訪,但所謂專訪內容,其實是來自約翰遜在英國《每日電訊報》一篇名為「20個為2012倫敦奧運感到高興的理由」(London Olympics 2012: here's 20 jolly good reasons to feel cheerful about the Games)的專欄文章。在趙冉的報道中,她「引述」約翰遜對《環時》說:「至今地鐵運行良好,巴士行車準時,民眾熱情好客。」相同的句子出現在約翰遜的專欄文章裏。
消息人士指趙冉的確曾與約翰遜見面,但她未有訪問約翰遜,「她參加了一個活動,那裏有20至30名中國記者,約翰遜演講完之後與她交談了幾句,但實際上沒有講到什麼,結果她就偷用了《每日電訊報》的文章。」該名消息人士透露,當時北京編輯部有人質疑報道,也用Google搜尋過,找到《每日電訊報》的文章。
稱以為編輯會代修改
到了今年8月6日,一名外籍編輯發現趙冉在一篇報道中的寫作風格前後有異,才揭發該報道「幾乎完全」抄襲《倫敦標準晚報》。消息人士稱,趙冉即時被通知不要再寫任何報道,她當時解釋說﹕「我以為外籍編輯會幫我修改報道。」《環時》原本打算要趙冉停薪一個月,但後來決定在她回國後解僱她。
一名不願透露身分的消息人士及後向英國《每日電訊報》證實消息,又說趙冉經驗有限,「她當時在國外,不知道該怎麼辦。但她沒有問『能給我一些指示嗎』,反而捏造報道、抄襲其他報紙」。
涉嫌抄襲的記者名趙冉(Zhao Ran,音譯),是《環時》英文版體育記者,現年20多歲,因曾在英國留學,先後在格羅斯特郡大學和卡迪夫大學取得文學士、碩士學位,所以被派往倫敦報道奧運會。英文博客網站「Beijing Cream」前日發表文章,指趙冉因為抄襲和捏造報道,已被《環時》解僱。
「流暢像英國人寫的一樣」
趙冉最先被指抄襲的報道在7月27日刊登,當時有編輯注意到,報道中間幾個段落的英文特別流暢,「英文水平突然好得像是英國人寫的一樣」。後來這篇報道被揭發抄襲英國《衛報》。趙冉在8月5日刊登的幾篇報道中,有一篇提到倫敦約翰遜接受她的專訪,但所謂專訪內容,其實是來自約翰遜在英國《每日電訊報》一篇名為「20個為2012倫敦奧運感到高興的理由」(London Olympics 2012: here's 20 jolly good reasons to feel cheerful about the Games)的專欄文章。在趙冉的報道中,她「引述」約翰遜對《環時》說:「至今地鐵運行良好,巴士行車準時,民眾熱情好客。」相同的句子出現在約翰遜的專欄文章裏。
消息人士指趙冉的確曾與約翰遜見面,但她未有訪問約翰遜,「她參加了一個活動,那裏有20至30名中國記者,約翰遜演講完之後與她交談了幾句,但實際上沒有講到什麼,結果她就偷用了《每日電訊報》的文章。」該名消息人士透露,當時北京編輯部有人質疑報道,也用Google搜尋過,找到《每日電訊報》的文章。
稱以為編輯會代修改
到了今年8月6日,一名外籍編輯發現趙冉在一篇報道中的寫作風格前後有異,才揭發該報道「幾乎完全」抄襲《倫敦標準晚報》。消息人士稱,趙冉即時被通知不要再寫任何報道,她當時解釋說﹕「我以為外籍編輯會幫我修改報道。」《環時》原本打算要趙冉停薪一個月,但後來決定在她回國後解僱她。
一名不願透露身分的消息人士及後向英國《每日電訊報》證實消息,又說趙冉經驗有限,「她當時在國外,不知道該怎麼辦。但她沒有問『能給我一些指示嗎』,反而捏造報道、抄襲其他報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