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浸大培訓翻譯 助少數族裔求診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01日 06:35
2012年10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不少本港少數族裔人士,使用醫療、法律等公共服務時經常出現溝通問題,「雞同鴨講」時有發生,有少數族裔病人為避免溝通問題,到公院求診時,只好找大批親戚一同入院以便向醫護解釋,甚至有醫生「臨時拉伕」,請駐守醫院的南亞裔保安即場翻譯。浸大與數間志願團體成立組織,訓練資深傳譯員成為導師,讓他們協助培訓傳譯人才。


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少數族裔服務部門主任盧啟聰表示,保守估計,現時本港少數族裔人口中,有超過6萬人不懂中文或英語,他們往醫院求診時,往往會出現溝通困難。過往醫院若有傳譯需要,會聯絡法院傳譯員協助,至2008年該中心開始為醫局提供傳譯服務,現時有80名傳譯員,涵蓋16種語言,須協助個案由08年的約1000多宗,增至去年的3000多宗,近九成個案由該中心協助,餘下由法院傳譯員處理。


醫管局表示,局方已印備30多種外語簡單問答卡,供醫護人員和不諳中英文的病人,就病情和治療方案溝通。若有需要,公院亦會聯絡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或法院翻譯員,到醫院提供傳譯服務。


浸大與該中心及基督教勵行會等多個團體,昨日宣布成立一個多元文化翻譯及傳譯組織(Multilingual Interpreters and Translators Association(MITA),訓練教授翻譯的人員,令更多人成為導師培訓新人,首批10名學員昨日畢業,期望可為本港培訓約百名傳譯及翻譯人才。


創辦MITA的浸大翻譯學課程副教授梁倩雯表示,政府無視社會對翻譯人手的需求,希望政府未來訂立認可制度,而MITA願意負責提供培訓及認證評核,以便本港翻譯人員趨專業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