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隆隆的國慶煙花,映照得維港上空一片璀璨閃耀。在「紅歌」中和港人所聽不慣的李克勤普通話版的《紅日》裏,五星圖案和中國字樣凝固在東方之珠之巔。共和國63周年國慶,由象徵「易生發發發」的23888枚煙花帶給香港盛世的一夜。
然而,在煙花盛放的怒海裏、萬紫千紅的夜空中,逾百男女老少突然墮海,在南丫島對開的湧浪和寒冷中掙扎求存,在遠處傳來的煙花悶爆聲裏,力竭聲嘶的喊着救命。他們或許希望煙花快點放完,好在現場燃起一兩顆信號彈和照明彈。
落水者中,有的被船內的座椅雜物卡在下沉的船尾內,泰山壓頂;有的被死神拖着雙腿,一沉不起。有父母找不着孩子,有小孩、有老人在漆黑中叫天不應,叫地不聞,獨自踁往他方……
看着遇難人數不斷上升,全港市民揪心落淚,希望上天保佑,賜下奇蹟,亦默默祝福受傷者早日大步檻過。
這宗香港41年來最嚴重的海難,減低傷亡人數的一個關鍵是救生衣。根據海事處長9月14日發出的《2012國慶煙花匯演航海警告》規定,所有前往觀賞煙花的船隻,在「啟航前」必須確保「船上所有兒童不論何時均須穿上救生衣」。另外,船長、船東和船員亦須保證,「船上所有人均獲告知所有救生設備的存放位置和穿上救生衣的正確方法。」
非常明顯,今次海難的數十名遇難者中,部分為兒童,他們當中究竟有多少人因為沒救生衣而死呢?當局其中一個調查重點,應包括出事船隻有否按規定,給兒童在啟航前穿上救生衣?而對於這點「甚有先見之明」的安排,海事處究竟有否廣泛宣傳到一個地步,即使船長沒告知,孩子父母亦會「條件反射」的按照當局的「溫馨提示」,自行給子女穿好救生衣以策萬全?
當然,是次調查的矛頭,一定要指向攔腰撞人、不顧而去的港九小輪,該船到底有否超速?與其他船隻是否保持適度距離?為何看不見前面有船?
事實上,本港近年撞船事故確有上升趨勢,07年有148宗、08年163宗、09年159宗、10年183宗、11年升至203宗,佔整體海上事故近六成。
撞船多了,這實在是個管理問題。
希望特首梁振英能好好責成有關部門,研究撞船的高危航線、時段、位置和種類,汲取是次慘痛的教訓。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