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北歐設計緊繫生活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04日 22:45
2012年10月04日 22:4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鄰居兩夫婦去年秋天辭了工,把屋子租了出去,帶着6歲兒子和3歲女兒到泰國長途旅行。「我們沒有特定目的地,打算慢慢看。」嘉蓮站在家前小路和我聊着,腳下滿是紅黃綠的枯葉。半年後回到瑞典,在我們園裏的蘋果樹下告訴我﹕「一切很順利,我們到過很多小村小鎮,有時踏單車,有時乘火車。」孩子呢?我問。「非常好啊,他們都覺得旅程有趣,這次經驗比上學更珍貴。」出發前暫時退學,回來時是4月份,也沒着急立時申請再入學,反而讓孩子留在家,兩夫婦輪流上班。


全家長途旅行歇一歇

這故事在北歐人眼中份屬平常,在重複的日常生活中主動歇一歇,挑一處有山有水的目的地慢慢旅行,甚至旅居。孩子一定跟隨,自己沿途學習適應。


北歐的社會福利制度令國民有機會享用有薪父母假期,把家庭生活放在工作之上。就瑞典而言,在孩子滿8歲前,兩夫婦共可申請480天在家帶孩子,或者如我鄰居般一家人出外看世界。


而帶備的行裝簡潔,身上的衣物都以功能先行。一個暖水壺給幼兒在途上開奶粉用,或者遠足休息時在雪地上給自己倒一杯熱騰騰的咖啡。上佳的產品,擁有一件已足夠。


要求美觀優質功能

瑞典人對出色設計的要求有三﹕美觀、優質、功能,因為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改良生活。北歐家具給你的印象是否線條簡潔?其實複雜的話,又怎能令生活簡單?瑞典人趨向選擇一張tidlos的沙發或外衣,就是「沒時間規限」的意思,可以用得久、穿得久,跟家裏其他物件,甚至衣櫃裏其他衣服一同優雅地老去。舊物盛載歷史,變成有機、有生命,同時亦符合北歐人亦不浪費、愛護地球的生活模式。


北歐的設計,都跟生活有密切關連。今天首次加入《明報》專欄,是我人在瑞典的榮幸。此後逢周四,慢慢再跟你們談。


文、圖 周游 jauyau@gmail.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