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出走,不是逃避現狀,而是尋找新的可能。打開這道門,她,發現了平行宇宙的入口。前面是美麗新世界,抑或只是時間的迷宮?
陳炳釗延續去年關於2012的故事,把艾艾小姐帶到2012年12月21日,瑪雅曆法中的一個重要日子。有人說是世界末日,也有人說,是新世界的開始。不關心末日,卻關心21.12.2012這個符號。從瑪雅文明到現實世界,從宇宙循環到本土運動。「末日不是已經來到了嗎?」焦躁不安的心靈與躍動澎湃的創造力,釀成一次時空旅行,還是一次徹底的社會運動?
末日是新紀元的開始
陳炳釗說末日不好說,但是2012的這個末日令他感興趣。的確,「末日」話題從來不是新鮮事,「其實末日這件事是很六七十年代,冷戰過後,占士邦電影、科幻片對未來的想像,千禧年也有類似的論述,而其他的末日論述也早已被消費」。2012年12月21日的末日論其實是來自瑪雅曆法,據說這是代表一個時代的終結,陳炳釗自言對瑪雅文明不是很有研究,卻對這個符號很有興趣,「瑪雅人相信的宇宙跟大自然很有關係,他們的學說其實接近new age,而且近年愈來愈多人相信,這不是着重於個人運程迷信的層面上,大家將這些觀念放到更大的問題上,例如我們如何對待環保、我們的文明是否過度物質化等等」。陳炳釗說近來看過《2012混沌點》這本書,提到文明的循環,穿越混沌,然後崩潰,「經歷SARS,然後是金融風暴,大家愈來愈害怕,原來一夜之間金錢可完全蒸發,從前可能很少人思考這些問題,如今是針拮到肉了,瑪雅文明強調周期循環,宇宙本身也是一樣,所以很多人說2012不是結束而是進入新紀元的開始」。
2012對陳炳釗來說具有很豐富的意象,所以去年有《十七個可能與不可能發生在2012的戲劇場景》,今年的《如果在末日,一個旅人》也是同出一個主題,說瑪雅文明,宇宙循環,彷彿遙遠,原來是最實際不過,陳炳釗把它扣連到本土事件上,「看看香港回歸後的政治狀况,似乎是找不到出路,社會充斥着焦躁不安的情緒,而天星、皇后、菜園村等事件,令本土意識出現,年輕一代不相信現時的制度,他們相信新制度可帶來改變,所以本土早已出現末日已經來臨這個說法」。如果你相信明天是更好的未來,末日並不可怕,劇中主角艾艾小姐走進平行宇宙的入口,是到了另一個美麗新世界,還是陷入了時間的迷宮?「平行時空是戲劇性的處理,穿越時空的想像,也代表了年輕一代對未來的信念,他們相信推開這道門,外邊是更好的現實世界,穿越時空不是逃避,是尋找更好的生活,只是現時社會沒有這個決心去推開這道門」。作為戲劇工作者,陳炳釗一直相信要在公民社會上作出改變,「正如人人說香港的藝術,戲劇沒有出路,我不只是堅持,而是相信新的可能性,這很難去說服別人,所以更加要身體力行,要有創意去做。」
戲劇走進社會 吸納新觀眾
劇場介入社會,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從教育到社區參與,到近幾年以現代議題,扣連港人身分、世代論述,陳炳釗說從來都是希望跟觀眾對話,也從沒打算離棄主流觀眾,「的確是有班從沒走進劇場看戲,卻因為關心這些議題而首次踏足劇場的人,前進進是比較容易吸納這些新觀眾,不過現代社會最難便是對事件的持續關注,我們還是努力耕耘中」。劇場藝術走進公民社會,陳炳釗認為我們的空間還是不夠,「你看今天的社會氣氛,年輕人的躁動,反國民教育科運動的力量那麼大,然而藝術的空間依然狹小,要是我們有多十個牛棚藝術村,情况便不一樣,至少可打破一些既有的模式」。他說,例如售票方式,可以替劇團工作而換取戲票。
打破消費模式,改變生活模式,新世界,或者將會來臨。
■如果在末日,一個旅人
日期﹕10月25至30日
時間﹕晚上8:00,下午3:00(10月28日)
場地﹕前進進牛棚劇場
票價﹕$200,$180(10月28日)
票務查詢﹕2734 9009
節目查詢﹕2503 1630
網址﹕http://www.onandon.org.hk
文、圖:林喜兒
編輯:鍾家寶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