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雖然法例規定靜脈注射必須由醫生或在醫生監察下由護士進行,但有美容業者表示,不少提供「醫學美容」服務的美容院會違規要求公司的美容師代替醫護人員為顧客進行療程,除了對客人造成危險,執行療程的員工亦被迫鋌而走險。香港美容健體專業人員總會批評政府並未對坊間所謂的「醫學美容」訂立清晰定義及監管,有美容院遂以誤導廣告走法律罅吸引消費者,要求政府正視問題。
內部培訓後 要求施專業療程
理髮化妝工會副主席陳燕平表示,「醫學美容」近年在港興起,不少美容院亦跟風推出類似療程,但由於成本等因素,部分美容院涉以違規手法經營。例如有美容院會先安排合資格醫生為顧客進行數次療程,若顧客無特別反應,其後會安排由其他「受訓美容師」繼續療程,過程中醫生亦知道該美容師不符合資格,但並沒投訴。
美容健體專業人員總會主席許慧鳳表示,一般美容師只能從事外敷式的皮膚護理,但有部分集團通過「內部培訓」或產品供應商提供的培訓,讓員工成為「受訓美容師」,要求他們進行本必須由專業醫護進行的療程。她認為此舉對客人及員工本身均造成危險,若發生意外,被公司指令進行療程的員工可能要承擔所有責任。她又斥責有美容院聘用被「釘牌」或聲稱來自韓國的外地醫生來港進行療程,合法性存疑,批評政府對此「無王管」。
她認為,現時政府對「醫學」、「美容」的定義不清晰,長遠應立法規管,杜絕誤導廣告;所有美容院應向衛生署或相關部門登記院內提供的服務、設施、及操作人員的資格,以保障消費者及員工本身。
皮膚科醫生史泰祖表示,曾聽聞有退休醫生或年輕醫生與美容院圖走捷徑賺錢,他奉勸同業,如對任何美容集團有懷疑,都應拒絕與他們合作。
內部培訓後 要求施專業療程
理髮化妝工會副主席陳燕平表示,「醫學美容」近年在港興起,不少美容院亦跟風推出類似療程,但由於成本等因素,部分美容院涉以違規手法經營。例如有美容院會先安排合資格醫生為顧客進行數次療程,若顧客無特別反應,其後會安排由其他「受訓美容師」繼續療程,過程中醫生亦知道該美容師不符合資格,但並沒投訴。
美容健體專業人員總會主席許慧鳳表示,一般美容師只能從事外敷式的皮膚護理,但有部分集團通過「內部培訓」或產品供應商提供的培訓,讓員工成為「受訓美容師」,要求他們進行本必須由專業醫護進行的療程。她認為此舉對客人及員工本身均造成危險,若發生意外,被公司指令進行療程的員工可能要承擔所有責任。她又斥責有美容院聘用被「釘牌」或聲稱來自韓國的外地醫生來港進行療程,合法性存疑,批評政府對此「無王管」。
她認為,現時政府對「醫學」、「美容」的定義不清晰,長遠應立法規管,杜絕誤導廣告;所有美容院應向衛生署或相關部門登記院內提供的服務、設施、及操作人員的資格,以保障消費者及員工本身。
皮膚科醫生史泰祖表示,曾聽聞有退休醫生或年輕醫生與美容院圖走捷徑賺錢,他奉勸同業,如對任何美容集團有懷疑,都應拒絕與他們合作。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