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家長之言﹕僅在家上網 不會管太多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10日 06:35
2012年10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念小六的Owen(11歲)在4年級下學期開始擁有手機,媽媽表示當時兒子開始自行上課下課,需要乘港鐵,放學後亦經常自行上足球、游泳等興趣班,便花199元買了普通手機,以便聯繫兒子。去年,Owen開始轉用智能電話,他拿着iPhone 3GS說﹕「這是舅父的舊機,他送我的。我多數只在家用,因為現時上課下課是坐校巴,沒需要帶電話回校。」他表示有大約一半同學帶電話回校,是家長向學校申請,成功申請後,有一張通行證貼在手冊,而同學需要自行保管,不可以拿出來。他說﹕「有同學忘記關機,上課時,電話響起來,老師即時沒收,等見家長來取回。」


同學貴價手機「曬命」

Owen得知大部分同學都使用智能電話,有同學會偷偷拿出Galaxy S3或Note來「曬命」,而他中一的表哥亦擁有iPhone 5。他認為電話可以聯絡父母就可以,不介意型號和款式。不過,他認同智能電話很方便﹕「現時除了做功課、project外,我很少開電腦,大多數用電話查字典、上網。」查看他手機,發現很多實用apps,包括字典、翻譯、地圖、交通、報章等,這是爸爸替他下載的。媽媽說﹕「他知道密碼,會自己download一些遊戲apps,我不會管太多,只是有時候拿來查看。他現時仍是用自行增值電話費,50元可以用兩至三個月,不能上網,只在家用Wi-Fi。如果電話可以上網,小朋友容易機不離手。我知道有些孩子超額用了數據,需要交近千元電話費呢。」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