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新一屆立法會議員昨日正式宣誓就職,這班新議員與政府的第一場戰役,是長者生活津貼計劃。究竟應否投票支持當局拋出的方案,讓合資格長者在申報資產後,速速有2200元特惠金入袋?抑或企硬叫價高地,跟政府討價還價呢?
政府建議,日後65歲或以上長者,只要所擁資產不超過18.6萬、月入不逾6600元,每月便可領取2200元的生活津貼,較一般領取1090元生果金的長者,多近一倍。不過,這套方案,隨即激起「申報派」與「撤派」的爭論。工聯會、工黨、民主黨及民協屬「撤派」,他們要求政府撤銷70歲或以上長者須申報資產的要求;民建聯、公民黨和自由黨則主倡提高資產水平上限。
以現時香港稅率之低,稅基之窄(公司利得稅16.5%,薪俸稅標準稅率15%,也無開設銷售稅),從冷靜理性的角度出發,根本未有條件開設一個金額倍增,但又毋須供款、毋須設資產限制關卡的可持續退休福利制度。現時香港財政儲備雄厚,政府賣地稅收連年高收,增一百幾十億開支絕對綽綽有餘,但在10年、20年後又如何?戰後50年代出生的嬰兒潮,已陸續進入退休期,意味香港跟全世界一樣,開始面對人口急速老化的窘境。
香港社會未就全民退休保障展開認真研究及討論前,實在不宜亂打開在政治上覆水難收的福利缺口,但可力爭大幅調高資產上限的水平。一個老人家,辛勞半生,晚年手執十多二十萬儲蓄,比比皆是,現時物價騰貴,18.6萬資產上限水平,絕對是過低。
過去有資深政壇人士曾預言,香港在邁向普選的過程中,除了政治陣營會愈來愈壁壘分明、社會日趨分化之外,香港人還要集體學習,社會和從政者會變得愈來愈不理性、民粹、福利派抬頭。大家作好準備吧。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政府建議,日後65歲或以上長者,只要所擁資產不超過18.6萬、月入不逾6600元,每月便可領取2200元的生活津貼,較一般領取1090元生果金的長者,多近一倍。不過,這套方案,隨即激起「申報派」與「撤派」的爭論。工聯會、工黨、民主黨及民協屬「撤派」,他們要求政府撤銷70歲或以上長者須申報資產的要求;民建聯、公民黨和自由黨則主倡提高資產水平上限。
以現時香港稅率之低,稅基之窄(公司利得稅16.5%,薪俸稅標準稅率15%,也無開設銷售稅),從冷靜理性的角度出發,根本未有條件開設一個金額倍增,但又毋須供款、毋須設資產限制關卡的可持續退休福利制度。現時香港財政儲備雄厚,政府賣地稅收連年高收,增一百幾十億開支絕對綽綽有餘,但在10年、20年後又如何?戰後50年代出生的嬰兒潮,已陸續進入退休期,意味香港跟全世界一樣,開始面對人口急速老化的窘境。
香港社會未就全民退休保障展開認真研究及討論前,實在不宜亂打開在政治上覆水難收的福利缺口,但可力爭大幅調高資產上限的水平。一個老人家,辛勞半生,晚年手執十多二十萬儲蓄,比比皆是,現時物價騰貴,18.6萬資產上限水平,絕對是過低。
過去有資深政壇人士曾預言,香港在邁向普選的過程中,除了政治陣營會愈來愈壁壘分明、社會日趨分化之外,香港人還要集體學習,社會和從政者會變得愈來愈不理性、民粹、福利派抬頭。大家作好準備吧。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