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自西方博彩公司數周前預測莫言是今年文學獎熱門人選後,圍繞這一話題的議論迅速在內地湧現,並演變成意識形態之爭,內地一些自由派知識分子更發起抗議活動,呼籲向諾獎評審發電郵,表達對莫言獲獎的異議。
莫言受非議,首先因他擔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旅居本港的傳媒人北風(溫雲超)向本報表示,作為作協高層,莫言是遏制創作自由的主要責任人之一,就算其作品有足夠文學性,但「一身屎的人做出再好的菜,也難以讓人下嚥」。他指莫言缺乏諾貝爾文學獎尊崇的人文理想精神,「完全沒有資格」獲獎。
或親赴瑞典抗議
北風稱,他在兩周前已向評審委員會發電郵抗議莫言可能獲獎,未來會繼續發聲,爭取評審收回獎項,還說若能解決旅費,將在頒獎時到瑞典抗議。他認為評審對中國現狀不了解,「太天真」。北風昨晚對本報表示,他在發表對莫言得獎異議後,微博戶口被人刪除。
流亡美國的異見作家余杰在文學獎揭曉前發文指出,諾獎倡導的「理想主義」有清晰的價值判斷:追求真善美就是理想主義,支持專制獨裁暴政就是反理想主義。余杰等自由派文人認為,兩年多前當劉曉波因發表《零八憲章》被判重刑後,莫言不置一詞;莫言曾在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上因異議作家戴晴與會,而與中國文化官員一同退席抗議。今年莫言又與近百名內地作家,聯袂抄錄毛澤東70年前發表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由此可見,其首要身分不是獨立作家,而是「中共幫閒」。
莫言曾表示,他的作協副主席身分只是「掛名」,並不在職,不是當高官,他的實職是文化部藝術研究生院屬下的文學院院長,充其量最多是處級。去年12月底,莫言在中文大學演講時說,很多人「叫我莫主席,我聽了以後感覺很不舒服,感覺很不適應」。
莫言﹕沉默也是一種自由
2010年,有內地傳媒問莫言如何看待「罵人的公共知識分子比作家時髦」的現象,他回答稱,罵人是自由的,「沉默也是一種自由」,作家最重要的工作是寫作,不應試圖讓所有人都成為魯迅,「中國有一個魯迅就夠了,假如現在有一萬個魯迅,也是一場災難」。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