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英基特殊教育爭資助 議員促政府勿大細超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12日 06:35
2012年10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英基正爭取發展英語特殊教育,以有別於私立國際學校的定位,盼換取當局全面資助,每年涉及4億元公帑。不過英基即使完成與教育局談判,全新的資助模式仍要經立法會審議。有家長及立法會議員質疑,主流學校的母語特殊教育也需要支援,若此先例一開,其他私校亦可效法爭辦特殊教育,促當局要小心處理不要「大細超」。


英基學校協會屬校在港英時期主收英童,但回歸以來漸受本地家長歡迎,至今1.2萬名學生中,七成家長已為本港居民,已失去原來的辦學目的。政府於2000年起凍結對英基的資助水平,維持於每年2.8億,但英基每年學費不但已高達中學9.8萬及小學6.61萬,又推出40、50萬元的優先分配學位提名權,並計劃發債券,另外正爭取政府加大資助。


主流學校特殊教育同需支援

上任政府期間,教育局曾提出,有意逐步取消經常資助,除非英基可證明其在教育服務的獨特性,亦必須訂明其收生政策,討論原訂於今年底完成。英基日前透露,期望明年8月底前有定案,會以發展英語特殊教育作特色,爭取當局全面資助。


不過,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對英基提出的方案有疑問,他指出,政府一旦採納,就要同時對本地主流學校的特殊教育需要提供同等的支援,「唔可以單單因為英語教育就資助、加強支授,主流中小學一樣有特殊教育需要」,期望政府以公帑資助必須符合公平的原則。


團體促英基清楚交代定位

香港東區家教會聯會主席趙明表示,英基須盡快向政府清楚交代其定位,應按現行資助模式獲資助。他指英基現時學費高昂,又推出提名權,若再獲得政府資助,「就變相係用納稅人的錢補助一班有錢人」。他又認為,英基若單以發展特殊教育需要就獲資助會開先例,擔心其他私校亦可效法,當局要小心處理。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