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上月新貸6232億 遜預期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13日 06:35
2012年10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行昨天公布,9月份內地新增貸款為6232億元(人民幣•下同),低於市場預期的7000億元,9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卻高達1.65萬億元,按年增加1.22萬億元,當中來自企業發債和委託貸款明顯增加。分析認為,人行有意調整社會融資渠道,並控制貸款總量,相信8萬億至8.5萬億元的全年信貸目標不變。


社會融資達1.65萬億按月大增逾4000億

社會融資規模包含銀行貸款、表外信貸、債券和股權融資,根據人行的數據,今年9月,社會融資規模1.65萬億元,較8月份增加4041億元或33%,較去年同期增加1.22萬億元,增幅可觀,當中的銀行新增貸款為6232億元,按年多增加1539億元。


匯豐在最新報告中指出,雖然9月份信貸增長遜預期,但7、8、9三個月的貸款增加平穩,第3季度共計新增1.87萬億元,按照全年8萬億至8.5萬億元的信貸目標計算,4個季度的貸款分部將符合3﹕3﹕2﹕2的歷史比例。


整個前三季度,內地新增貸款為6.72萬億元,按年多增1.04萬億元,佔社會融資規模的57.3%,按年下降0.6個百分點。


企業發債融資增 對銀行貸款依賴減

不過從結構看,9月份社會融資中,企業債券融資錄得2278億元,按年多增1758億元。匯豐經濟學家馬曉萍認為,內地企業轉向成本更低廉的直接融資,例如發債,顯示對銀行貸款的依賴程度減少。


有美資行銀行業分析師對本報表示,人行一直希望分化社會融資渠道,並要求銀行減少短期的票據融資,增加中長期貸款,進而控制貸款總量及改善結構,整個9月份的社會融資結構較為正面;單就數據而言,信託和票據貸款的增加不排除有季度性調節的因素,資本市場未必盡信此組數據。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