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這次「聖哈辛托」號巡洋艦被撞毁的聲納導流罩(sonar dome),本來是協助偵測前方潛艇的儀器,結果潛艇「蒙彼利埃」號駛近至100至200米處,才被艦上人員以潛望鏡目測發現。
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黃東向本報指出,至此巡洋艦已沒可能及時煞停。一般情况下,類似船艦與潛艇相撞中,首當其衝受損的,往往都是聲納裝置。
演習應有啟動偵測裝置
黃東形容這宗事故令人難以理解。他指出本來最合理的推測,是當時巡洋艦和潛艇都未有開動聲納裝置,不過若事發時正在進行反潛艇演習,聲納裝置並不會關掉,肇事雙方亦應有默契。黃指出,無論如何,在類似相撞事故中,一般是潛艇的責任較大,因為潛艇必須確保附近沒有船才能浮上水面,假如意外確發生於反潛艇演習期間,相撞則更為不可思議,潛艇艇長的責任將更大,必定會遭到嚴懲。
今次事故中沒有人受傷,「蒙彼利埃」號的核動力裝置亦安然無恙。黃東指出,過去幾次發生美軍核潛艇撞擊的事故中,核潛艇都沒有重大損毁,可見其設計甚為成功,有考慮到應對最惡劣的環境。他坦言,類似艦隻相撞事故沒可能完全避免,尤其涉及海底潛艇任務時,水面和水底的溝通相當複雜,控制難度更大。
明報記者 周宏量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