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華南觀察﹕尊重私隱要從被出賣開始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21日 06:35
2012年10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手機最經常收到的垃圾短訊是房地產的,只要你跟房屋中介打過一次交道,除非你換手機號碼,否則這輩子也難以逃脫他們的「魔掌」,最討厭的是他們不更新資料,甚至搞錯,當你買了房子3年以後,還會問你準備出售的房子賣出了沒有。


但可以避免的垃圾短訊,卻是因為個人資料被出賣造成的。作為學生家長,學校要求家長訂購短訊服務,讓老師通報你孩子作業的情况和學校的各種通知。問題是這些應該只有學校才掌握的個人資料,卻被出賣給補習學校、英語訓練學校等等,於是每天每夜的來有關這些方面的短訊,更甚的這些補習學校又將個人資料轉售給出國留學等跟教育有關的機構,於是垃圾短訊就停不了。


大集體時代遺風 不重隱私

筆者試過接到一個電話,說孩子在學校摔倒,現在在醫院要做手術,需要3萬元押金。這種騙術過去也聽說過,但到自己經歷,竟然還差點上當,因為對方能夠說出孩子的名字和就讀的城市。同樣有理由相信,這是學校出賣家長個人資料的結果。


內地不尊重個人隱私有歷史因素,過去都是大集體,誰的工資多少都可以從級別、工齡等算出來,誰家要生孩子前都要拿准生證,誰家住房面積多大都有公示,這些都不算是個人資料。工作單位的人都同住一個大院,誰家晚上吵架,誰家孩子跟人打架都知道,久而久之,大家也不把隱私當一回事。


現在各種情况都在發生變化,大家都想有個人空間,而個人資料被盜用,大家開始重視隱私問題,相信不久將來,保護個人資料的法律將會出台。


阮紀宏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