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野放」大熊貓 專家提質疑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22日 06:35
2012年10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經多年準備,中國本月第2度「野放」大熊貓,落實2003年提出的放生計劃,將大熊貓圈養繁殖後再作野化培訓,不過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專家科普教育部主管貝可索(Sarah Bexell)接受英國《每日郵報》訪問時認為,這套策略有問題,認為保育熊貓的核心,首務應是保護熊貓的生活環境,阻止四川保育區受旅遊業進一步侵害,何况經過野化的熊貓,也未必真的能適應野生環境。


無母親教導 難適應殘酷大自然

她表示,棲地受破壞是全球野生動物普遍面對的景况,而大熊貓是最受衝擊的其中一種生物。旅遊業入侵保育區,帶來污染、光害與噪音,甚至包括囂鬧的卡拉OK,尤其容易逼使牠們走向滅絕,有些規劃指定的大熊貓保護區其實已無大熊貓。


貝可索指出,在圈養區內,年輕的大熊貓受慣了保護,放生後通常難以適應殘酷的大自然生活,「如同一直在溫室裏養育孩子,到15歲時突然放他接觸這個世界。」正常野外生態下,年輕大熊貓依伴媽媽兩年,學習求生技能和自然界「社交」技巧,才自立生活。但圈養的通常滿6個月便離開媽媽。貝可索批評,這種強迫母子分離的做法,也不恰當。


貝可索最近與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張志和合撰新書《Giant Pandas: Born Survivors》,點出保育大熊貓不光是中國人的事,世人應藉此反思人類破壞自然的問題。她道﹕「我們倘不能拯救可愛的野生大熊貓,其餘的動物甚至人類,還有什麼希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