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環保團體指出,白沙澳的珍貴之處,在於當地集人類活動、自然環境與歷史文化於一身,只要其中一環出現變化,例如淡水濕地遭到破壞,或者歷史建築拆卸,人類與大自然並存的和諧就會崩潰。
白沙澳原為雜姓客家圍村,是深圳客家何氏族人於1911至1915年間落成的大宅,何、陳、翁、葉、林、劉、黃姓曾聚居於同一條村,村內建築物包括一級歷史建築的何氏舊居建築群,以及三級歷史建築、1880年建成的聖母無玷之心小堂,呈現了百多年前天主教教士西貢傳教的歷史。
漁護署網頁:園內保存最好古村
現時白沙澳有不少外籍人士居住,何氏舊居在這些租客悉心保育下,保留了早年客家建築的佈局。漁護署網頁形容白沙澳是「西貢西郊野公園內保存得最好的一條古舊村落,村內仍保留着舊有建築物的特色,浮雕壁畫、古老門框仍然可見」。
另外,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今年夏季開始在白沙澳做生態調查,發現當地具備生物多樣性特點,包括錄得75種蝴蝶,佔全港蝴蝶三成,足以列為蝴蝶熱點,其中燕鳳蝶及電蛺蝶等多種本地罕有或非常罕有物種。該組織亦錄得11種淡水魚,其中「三線擬鱨」更是中國紅色名錄中列為「易危」級別。其他物種包括鳥類38種,包括猛禽鵰鴞及蛇鵰等,另有8種兩棲類及23種爬蟲物種,包括眼鏡王蛇及緬甸蟒蛇屬瀕危物種。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