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健康家庭﹕舉腳急徵好童鞋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24日 20:35
2012年10月24日 20:35
新聞類別
健康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當寶寶舉起小腳,準備踏出人生第一步,爸媽固然興奮萬分,也是時候為寶寶準備一雙合適的小鞋子了。寶寶足部發展迅速,選擇合適的鞋子尤其重要。一對好鞋,不但能保護雙腳,也有助孩子踏出健康每一步。


孩子學行是家長眼中的「大事件」,看見人家小孩未夠一歲已走得穩健,就生怕自家寶寶落後於人。


美國加州三藩市州立大學足科醫學院博士、三藩市足科矯形中心(香港)足病診療師黃允成提醒家長毋須太緊張﹕「雖然孩子平均約在12至14個月開始走路,但其實從10個月到18個月開始走路亦屬正常,只是若他們到18個月後仍未開始,家長便應向醫生查詢。」


小腳板三個月又大咗!

他又指出,孩子的足部如有受傷或足病,應立即處理。黃允成表示,腳跟手不同,手受傷了,可以貼膠布、避免碰撞,等傷口癒合;但腳是受力的部位,受傷後每天仍要走路,做着重複的動作,特別是小孩子,每天上學都要上落樓梯,動輒走得比成年人更多,有可能影響腳部發展。


「頂趾」不自知 招致倒甲

黃允成指很多家長不知道,兒童足部平均每三個月就會長大,故忽略了定期為孩子檢查鞋子是否合適,加上小童足部骨骼柔軟,容易有「頂趾」而不自知,不懂告訴爸媽鞋子已不合穿,有造成倒甲的風險。「倒甲即是指甲生長時嵌入肉中。很多倒甲個案都是因為家長沒定期為孩子檢查鞋子是否合穿,除了頂趾問題,冬天亦是誘發倒甲的其中一個因素,因為小童在夏天多穿涼鞋,少有頂趾的問題;但當冬天穿上密頭鞋,家長便更不方便檢查孩子的腳趾。」


檢查鞋子是否仍合穿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使用鞋墊,當鞋子穿了一段時間,便會把腳形留於鞋墊上,只要取出鞋墊,看看腳趾公的位置,如果已接近鞋頭,便要更換鞋子了。「家長也應定期檢查一下孩子的腳趾,看看有沒有灰甲等問題。」黃允成說。


嬰兒腳汗是成人兩倍

有家長提到,每次給孩子除鞋後,便傳出很嚴重的腳臭味,即使只有1歲多的幼兒,腳臭難聞程度竟比成年人更甚。黃允成說,嬰兒的腳汗是成人的兩倍,但他們又不懂自己處理,所以家長在選鞋時應注意鞋子的質料,例如真皮或網布,都可以幫助小腳透氣。另外,若孩子腳汗真的太多,可預備多一對純棉襪子以作替換,而鞋子則可放於陽光下曬,有助殺菌。


小模特兒:麥諾鋒

文﹕顏燕雯

編輯:顏澤蓉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