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BB義工為長者送暖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24日 06:35
2012年10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愛是無私的,行善也無分年齡,就算是僅半歲大的BB,也可以嘗試做小小義工。施比受更有福,讓萬千寵愛在一身的孩子參與社會義務工作,有助他們學懂關懷別人、承擔責任、珍惜自己所擁有。爸媽們快來跟孩子成為義工,收穫可能比上一堂playgroup來得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句話不難理解,卻不易實踐。最近有一個名為「BB醫生」的組織,鼓勵半歲至6歲的小朋友擔當小義工,每次活動約有10至20名BB醫生出動,到老人院或長者活動中心作親善大使,向公公婆婆們傳遞快樂和愛心。


一月大BB也做「醫生」

不少機構雖然歡迎小朋友擔當義工,但都設年齡限制,最少三四歲才能參與。而「BB醫生」的參加者並沒有年齡下限,自今年8月第一次探訪算起,至今共辦了7次探訪,年紀最小的BB醫生只有一個多月大,她就是BB醫生創辦人Kiu(李冠翹)及Vicki的女兒。


育有兩女的Kiu與Vicki均為註冊社工,十多年來,Kiu主要負責青少年就業服務,太太Vicki則支援老人院舍及喉癌病人組織。Kiu致力於青少年發展,在工作中發現青少年的正確價值觀應從小培養和建立。就是因為這個念頭,他決意辭工並建立「BB醫生」,由構思開始到正式帶BB義工探訪老人院,整整花了一年籌備。Kiu親身到目標院舍考察,看看是否適合BB醫生來訪,再跟負責人員傾談探訪細節。「大部分院舍很樂意與我們合作,因為知道有小朋友來探訪,長者反應會很好。」


BB都是惹人喜愛的小人兒,公公婆婆看到一張張可愛的臉蛋已十分高興;小朋友自我介紹,再表演唱歌跳舞,更逗得長者樂開懷。Kiu表示希望小朋友跟老人家多一點互動,現階段仍在試驗不同的探訪模式。另外活動內容也需照顧不同老人家的活動能力,部分院舍的長者十分活躍,可玩多些互動遊戲;有些老人家長期患病,行動不便,便要簡化活動內容。


「BB醫生」只開啟了facebook帳戶,招攬義工,短短數月已經有1200多個爸媽讚好,反應不俗。Kiu說:「最初限定1至6歲的小朋友參加,始終1歲以下的BB身體扺抗力較差,我們也不太放心,不過有不少家長詢問可否讓更年幼的小朋友參與,所以我們不會硬性規定參加BB的年齡。」Vicki表示,會跟機構要求另闢一處「冷靜區」,當小朋友因情緒問題扭計大哭,又或者因害羞不願跟長者互動時,便可讓孩子在那處冷靜下來,紓緩情緒。


義工媽媽重拾對父母關懷

或許有家長一聽到「老人院」,便有「污糟」、「疾病」等負面感覺,怎放心讓小孩子到那些地方?其實「BB醫生」其中一個成立宗旨,就是想讓大家消除這些誤解,探訪前,Kiu會先了解該院舍是否適合探訪。「來到老人院,家長和小朋友都可深入了解院舍的環境、長者的日常生活。香港人口老化,小朋友需要關注長者的生活情况。孩子如何對待長輩,很多時候都是以父母為榜樣,這個價值觀會一直在家庭中延伸下去。」Kiu說,曾經有個媽媽帶BB探訪後,十分惦掛自己的母親,立即打電話問候,好像喚醒了工作忙碌的她,重拾對家中年老父母的關懷。


由於「BB醫生」屬自負盈虧,只由Kiu兩夫婦「一腳踢」負責聯絡院舍、招收會員、帶領活動等所有工作,而隨團的攝影師都是義工,故暫時須靠捐款作為營運經費,參加者需最少捐$100。Kiu坦言正從各途徑找尋資助,並正撰寫計劃書,爭取「BB醫生」以社會企業的形式運作下去。


「BB醫生」探訪主要在周六日舉行,每次探訪時間約一小時,院舍多為社署轄下的老人院或日間長者活動中心,環境設施及空間合乎政府要求,較私營老人院適合BB探訪。


婆婆興奮﹕你像港姐!

這天記者跟隨「BB醫生」團隊探訪港島區一間日間長者活動中心,報名者十分踴躍,整個活動室坐滿了婆婆。活動開始前,各位BB醫生已急不及待跟婆婆們打招呼,有些小朋友十分熱情,四處跟婆婆握手問好;有的則較慢熱,由媽媽陪伴下揮手跟婆婆說Hello。婆婆們看到這班可愛的小傢伙,都大呼好可愛,紛紛詢問他們的名字和年齡,甚至跟小美女笑言﹕「你好像香港小姐呀!」有些婆婆還準備了糖果送給小朋友。


熱身過後,小義工逐一自我介紹,有些未夠1歲、在媽媽懷中的BB醫生,則由媽媽代勞。有兩三歲的BB醫生會表演唱歌,唱兒歌ABC Song之外,更會表演《月亮代表我的心》來迎合長者喜好。無論小義工表演什麼,甚或只是轉個圈,婆婆們都報以熱烈掌聲,享受一個熱鬧的周末。


■BB醫生

查詢﹕http://www.doctorbb.org

文﹕顏燕雯、顏紫燕

編輯:李曉虹

統籌:陳詠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