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一名受情緒病及乙型肝炎困擾影響工作的周姓單親母親,上月底自殺不遂後獲社工跟進及協助她申請綜援,盼紓緩經濟壓力。詎料疑周婦近日收到社署職員電話回覆,指其綜援申請被拒,周婦疑因此情緒低落,昨在其沙田沙角邨公屋寓所跳樓身亡,遺下5歲孤兒恐無人照顧。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批評社署處理情緒病綜援申請人個案時敏感度不足,她認為若要拒絕這類申請人的綜援申請,社署應避免以電話通知,應盡量選擇親身見面以便解釋因由及留意其情緒以作輔導。社署昨晚回應時表示會繼續了解事件,並按需要向死者的兒子或親屬提供援助。
患情緒病 離婚後獨力養子
34歲的單親母親周蓉昨午4時多被發現倒卧在其沙田沙角邨銀鷗樓住所對開地面,救護車把她送院搶救後證實不治。據周婦胞弟向記者表示,其姊姊5年前誕下兒子後患上情緒病,其後與丈夫離異,她依靠補習每月掙7000元獨力養育兒子。好景不常,數月前她因驗出患上乙型肝炎需入院治療,因而失業,此後常胡思亂想,上月底自殺不遂,獲轉介社工輔導,並協助她申請綜援以紓緩經濟壓力。
施麗珊批社署敏感度不足
施麗珊估計社署原定今日要周女簽署的文件,可能是申請不成功的確認信,她批評社署部分員工處理患情緒病的綜援個案時敏感度不足,有時易令申請人情緒不穩, 「例如直接話你知申請唔到」。她認為若要拒絕有情緒病患者的個案,最好由社工親身通知,這既可留意其情緒以即時輔導,亦可介紹其他援助方法。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