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膠災事件發生至今接近3個月,政府已大致完成散落在海灘、海上及養魚區清理膠粒的工作,為表揚自發撿拾膠粒的民間團體,環境局明日會邀請多個團體到政府總部,分享參與執膠粒工作,政務司長林鄭月娥亦會出席,並宣布成立新階段的清潔海灘運動,名為「Adopt A Beach」(領養沙灘),透過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撥款,讓團體申請「領養」選定海灘,推動清潔運動,達到分工效果。
海灘垃圾去年檢逾萬噸
膠災事件揭發本港缺乏處理海洋生態危機的應變政策,亦揭露本港海洋污染嚴重。康文署數字顯示,該署轄下海灘去年收集垃圾量高達11,460公噸,較膠災散落全港沙灘的150公噸膠粒,多出75倍;海事處去年在海上收集到的垃圾量亦達1.1萬公噸。
據悉,政府在膠粒事件後評估,認為可以藉事件延續清潔海灘運動,因此與環團商討,以膠災時團體自行協調分工到不同海灘執膠粒的做法為基礎,成立一項名為「領養沙灘」的計劃。據悉,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將負責協調工作,包括與團體協調「領養」海灘,以及向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申請撥款。世界自然基金會回應查詢時表示明日會有公布。
申保育基金撥款
資料顯示,政府於膠粒墜海後在海上撈起73公噸膠粒,散落在海灘的膠粒至今只收集到12.3公噸,合共85.3公噸,僅及所有膠粒的57%。
大埔環保會成立的「登綠長洲」自8月開始組織義工,包括10多間中小學學生於長洲各沙灘清理膠粒,經過兩個多月,中心職員仍發現大量膠粒。中心於9月至10月多次在長洲東灣泳灘、觀音灣泳灘及南氹泳灘調查,抽樣量度每平方呎沙粒含膠粒數量,最高峰於10月6日在東灣發現每平方呎沙粒之中有5000多粒膠粒。
大埔環保會主席邱榮光批評中石化清理膠粒工作不足,要處理如此大規模的膠粒,單憑民間力量根本難以做到,他建議中石化派員繼續清理膠粒。環境局表示,海事處及律政司目前仍在研究責任問題,暫未有結果。
膠粒貨主中石化曾表示會墊支1000萬元供團體申請,以支付清理膠粒的費用,但據悉中石化只容許實報實銷申請,如租船或購買盛載膠粒裝置等,不包括行政費用,不少團體都沒有申請,估計批出款項不多。中石化昨未能回覆目前批出款項。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