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活於交流頻繁的facebook年代,習慣一click盡覽網上朋友的生活點滴,便忘卻了pre-facebook的日子是怎樣度過。那個時期,要結識陌生人,全憑一份直覺,心口寫上一個「勇」字,也給對方一個「信」字。
時光倒流十多年,我前往新西蘭採訪馬爾堡美酒節(Marlborough Wine Festival),偶然碰上坐在青草地喝酒的Mike,閒聊區區15分鐘,他便提出﹕「下次來新西蘭,來我家住吧。」翌年再訪新西蘭,我真的跑到南島小城尼爾遜(Nelson),在他家中作客。兩年後Mike與女友Natalie成婚,我也受邀出席婚禮……說到底,一切源於15分鐘的搭訕。然後一晃8年,大家鮮有聯絡。
近日我終於有機會再訪尼爾遜,順道探訪Mike和Natalie,喜見兩人已有兩名可愛女兒Bridget和Renee——是的,單身的我,雖沒打算成家立室,不過看到朋友享受家庭生活,我是真心替他高興。Mike說﹕「尼爾遜是一個很好的養兒育女的勝地,環境優美,陽光充沛,空氣清淨,市民友善,藝術家雲集,還有大量有機食材。」相對之下,香港像人間煉獄。
不一定是罐頭
當晚Natalie親自下廚,主理她最擅長的鹹牛肉,我問﹕「鹹牛肉不是罐頭食品嗎?」她說﹕「鹹牛肉當然不一定是罐頭食品,你從未吃過自家製的新鮮鹹牛肉嗎?」我搖搖頭,覺得自己極度無知。據說,在快餐年代出生的美國兒童,以為雞誕下來只是一團無頭無腳的肉塊,其實我好不到哪裏去,只是罐頭時代的「受害者」。
鹹牛肉的來源不詳,有指最早出現於古代歐洲及中東國家,以粗鹽醃製肉類作為延長賞味日期的方法,慢慢伸展至五湖四海,雖各有不同食譜,但都殊途同歸,以鹽、蔬菜、多款香草及香料,將牛腩慢火煮至腍身(若能先以鹽水浸數天,效果當然更佳),佐以薯泥及醬汁享用……我雖寫到「似層層」,但直至到Mike家中作客,才首次品嘗到新鮮鹹牛肉的味道。
Natalie問﹕「只是家常便飯,你不要介意。」我說﹕「下年我再來吃你煮的家常便飯,可以嗎?」
協力 新西蘭航空
文、圖 陳俊偉 www.chan-wai.com
編輯 梁小玲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