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環境局稱可研增煤電減核電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01日 21:35
2012年11月01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環境局一連兩天的能源組合持份者會議昨日結束,近百名環團代表、學者和兩電代表均有出席。消息透露,環境局長黃錦星在會上表明,會以新思維由零開始討論2020年本港能源組合比例,直言若公眾同意,1997年開始禁止的燃煤機組可研究增加,以降低核電比例。環境局未來亦會將節能目標加入能源需求預測,令需求量可望減少。


上屆政府倡核電比例增至五成

上屆政府為達長遠減排目標,在2010年建議,2020年的本港發電燃料組合,核電比例由23%提升至50%,天然氣亦由23%增至40%,煤則從54%大幅下降至少於10%。不過,去年福島核事故後,時任環境局長邱騰華承認,要重新審視本港核電比例,但至上屆政府完結時未有提出新建議。


持開放態度 「什麼都可以傾」

據了解,黃錦星昨日聯同副局長陸恭蕙、副秘書長劉利群會見近100名環團、學者、工商界和兩電代表,聽取各界對能源組合的意見。有與會者問到,政府會否執行2010年的能源建議,消息人士引述陸恭蕙回應指「兩年前份文件無乜必要再拎出來」;黃錦星亦強調,本港2020年的能源預測可以重新再做,所有比例組合可「重新再傾」。


消息稱,席間有意見提到,若重新檢視能源比例,會否增加燃煤,以及1997年已禁止增加的燃煤機組。有官員回應時不諱言說,決定逐步淘汰的煤可重新增加,甚至可增加燃煤機組,核電比例亦不用再維持於50%;當局亦會循節能方面,減少能源需求。據悉,兩電在會上持開放意見,只強調政府要給予兩電充足時間調配。


黃錦星接受傳媒訪問時直言,能源組合可行性方面,當局持開放態度,「天然氣、核電、煤,甚至其他方面,譬如可再生能源,都有再討論的空間」。當局「消化」團體意見後,再計劃如何諮詢公眾。


中電籲市民明白「無完美燃料」

中電回應時表示,市民須明白世界上並無單一的「完美」燃料,政府亦應未雨綢繆,及早作出周詳計劃,確保所需基建和燃料,能以合理價格適時地從國際燃料市場取得供應。


上半年港空氣改善

另外,粵港政府昨公布最新珠三角空氣質素統計,今年上半年錄得的數據比去年同期佳,區內平均有九成日子空氣質量指數級別達1至2級標準(5級為最差),較去年同期78.32%高。


粵港兩地政府於珠江三角洲內裝設16個監測站,監測大氣中污染物包括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臭氧的濃度變化。本港上半年在4項指標均比去年改善,3個分別位於荃灣、東涌、塔門的監測站錄得的空氣質素較去年佳,荃灣和東涌錄得2級空氣質量指數的日子達90%以上,塔門更錄得100%。在多個監測站之中,佛山惠景城錄得的空氣污染最差,指數錄得3至4級的日子超過三成。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