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首屆文憑試通識科 政治民生題表現差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02日 22:55
2012年11月02日 22:5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首屆文憑試新增核心科通識科,有九成人成績達2級或以上,但考評局昨日出版的考試報告指考生部分題目仍答得差,難奪高分。當中兩條涉及本港政治民生的時事題目表現最差,包括政黨政治及第三條跑道相關的題目,報告總結考生懂表達個人意見,但分析較片面,例如過於主觀評論個別政黨工作,對議題有欠深入分析等。


考評局表示,今屆文憑試只有通識科會再度提供練習卷,預計於12月中上載到文憑上網上服務平台,明年1月會舉行3場簡報會。


意見太主觀 對議題欠深入分析

根據文憑試通識考試報告,考生大致熟悉相關課題,但未能掌握議題背後的價值觀及概念,欠深入分析,加上考生多以主觀角度表達意見,答案普遍流於片面,而且在使用資料及數據分析上,亦反映考生比較及綜合資料能力較弱。


「睇得太細 欠大環境 唔太全面」

通識科設兩卷,考生在兩題涉及本港政治民生的時事題目表現最差,反而在本港人口老化及基因檢測問題則表現滿意。其中,卷一第三題有關港人對香港政治組織在立法會表現的滿意程度,以及政黨與政府管治關係的題目,考評局通識教育評核發展高級經理盧家耀指出,考生傾向描述個別政黨的工作、言論及立場,未能有效呈現港人的看法,「睇得太細,欠大環境,唔太全面」。


卷二第一題有關第三條跑道的議題,當中亦有問及市民在興建大型基建項目中參與的角色等,報告則指學生只集中討論新機場跑道,忽略了其他基本運輸設施的整體發展,盧家耀解釋,「考生要小心審題,他們忽略了其他基本運輸,可以講港珠澳、高鐵等」,他又提醒考生不要依賴標準模式分析問題,需要靈活變通運用。


許承恩﹕考試報告欠具體

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許承恩表示,考生於上述兩題目表現較差是意料之內,他指出,學生始終感政治較「離身」,未必投入,「只係睇新聞就背書拋書包」,他舉例說,「有學生見有關第三條跑道題目,以為貼中齋背完全無分析,咁樣會離題」,提醒考生勿忽略議題背後反映的問題,他又建議學生要加強數據的分析能力。


他又指出,今次的考試報告欠具體,「學生睇完應該都唔會明」。


2013年第二屆文憑試報名早前已截止,考評局署理總監李王鍏表示,初步統計總報考人數達80,400,較首屆的72,876人增加近一成,其中約9000人為自修生,亦較上屆大增,她指出,報考人數主要集中4個核心科及1至2個選修,報考3個選修科的人則較去年減少。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