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健吾﹕那些年有些人愛過那誰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03日 06:35
2012年11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有太多事情,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說起。


填詞人黃偉文的演唱會DVD出版了。一個演唱會,半個樂壇,歌舞昇平中,藏不住隱隱的蒼涼。演唱會中,黃氏擲地有聲的陳詞,說:「我好憎果D,呢幾年,猛喺度人云亦云就話,近十年廣東歌,冇以前咁好聽嘅一D人。我好唔中意,好憎恨,舊年最多人投票喜歡嘅歌,係《那些年》。我唔係唔輸得呀,我人生成日都輸㗎,呢幾年先贏返D咁啄咋。我嬲嘅係,點解當大家有權用你哋一票嚟投選嘅時候,你哋會唔鍾意自己本地嘅流行歌曲呢?」


由我懂事以來,我已聽過太多人跟我說,以前的流行曲比較好聽。1998年,我有機會到韓國,當時仍叫做漢城的地方交流。那時候,同組的韓國女同學知道我是香港人,她說她很喜歡香港的電影及流行曲,她喜歡的,是黎明。那時候的娛樂新聞,也說黎明到韓國宣傳的時候,被韓國女子高中生毛手毛腳。2001年,我到台北做實習,在台北街上踱半天回飯店,擠出的鼻水仍會有黑點。當時,高鐵、棒棒堂和《康熙來了》當然仍沒有出現。我的台灣同學都說,他們很迷劉德華。夜店仍狂打鄭秀文的電音歌曲。作家梁文道說他在台灣讀書的時候,他說他的同學都在買Mark哥大衣、唱《楚留香》,把香港當成潮流的先端。


我相信,那是真的。


現在呢?台灣書店來到香港,不論文青或師奶,欣喜若狂,迫爆書店。台灣人寫的日本觀察比香港人寫的日本觀察賣得貴,台灣文學比香港文學更有文青味。因為書從台灣來,比香港這些賤書來得高級呀!看看我們的影視製作人在做什麼?每天晚上,是同樣的爭產戲。電影仍是立體三級片,宣傳文案不是「翻江D奶」,就是「波濤胸湧」。還有,我們的電視製作人,還在翻拍人家的《江南Style》呢。


這些年,香港究竟在做什麼?

問題,有很多成因。我跟日本的製作人工作過,他們製作一個音樂錄影帶的成本,雖已不復八、九十年代的高峰,但200萬港元,總有的。你看看我們的MV?那隊抄襲AKB48的女子團體的MV,粗糙得不堪入目。再看看我的朋友CAllstar在電視台的歌唱節目的台上唱了《天梯》,就當成是一個MV。AKB48的工作人員,除了是電視台、電台等媒體外,還有大學的設計系、出版社、經紀人公司,AKB才可以有今時今日的成就。韓國的偶像,就更加有一大隊背後的工作人員支撐。你以為那些男歌手的肌肉,會從天而降嗎?不就是由多個營養師、健身教練、肢體訓練、甚至是體操教練全力打造的。


香港究竟在做什麼?

你說,我們香港,真的有能力跟這些人去拼嗎?

最近,有很多人在談港獨。入罪理由非常簡單,就是有些人在示威的時候,高舉港英旗,或是高呼殖民地萬歲。港獨是否存在,已由聲稱是接近習近平消息的《環球時報》定調,屬地地道道的偽命題。


港獨當然是偽命題。因為,很多人對「香港」的主體性都沒有什麼認知,談什麼獨立?我們面對的競爭,是全球性的。在流行文化這一塊上,香港在這種勢孤力弱的狀態下,根本不可能再做什麼,只好看着他慢慢花果凋零。大時大節大哥大姐們在中國另一些城市上春晚,我們就只剩下無綫的三線頭四線尾的藝員在唱《歡樂年年》。


只是,每次看到黃氏演唱會的那一節,心頭總會一揪。或許,《那誰》輸的,不是《那些年》,蘇永康沒有輸給胡夏,黃偉文也不是輸給九把刀,而是網路小說、電影、柯震東、陳妍希和台灣那種氛圍和感覺,還有香港人認為舶來品比土炮來得高貴的質性。有太多事情,千頭萬緒,再說,又說傷感情了。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