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家常便飯﹕大吃牛肉種禍根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04日 22:35
2012年11月04日 22: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用了十六年的廚房,剛剛完成了一次大修。


家裏無飯開的一個月終於過去了!

雖說食肆到處都是,香港是世界聞名的美食之都,怎會找不到吃的呢?但我倆都是非常揀飲擇食的人。


一餐半餐倒沒有所謂,求求其其,好吃的吃到飽,不好吃的吃到不餓,實在沒有什麼難處。但一個月……!


連長過一個星期的旅行,我們也必會訂一間有煮食設備的房間。


去到目的地,就先找附近超市,買些地道食材回酒店房間煮食。


雖不是餐餐如是,十餐也必有五、六餐罷。


可以想像,這個不能煮食的日子如何難過!

很多人都問為什麼要揀。其實揀飲擇食的習慣,是筆者在英留學時開始的。在香港讀書時甚少在外吃飯,因為筆者讀的學校離家甚近,中午10分鐘跑回家吃飯,然後又急步回學校趕下午的課,日日如是。故到外國,可算是第一次由母親的手裏接過選擇食物的大權,但這已是數十年前的事了。媽媽的年代,很少會用農藥、化肥,亦不會有太多的工業污染。那時候樣樣食材都是本地、有機的,要選擇的話,只要依照個人口味,均衡飲食,普普通通的烹調技術,便已足夠。那個時候,選擇食物不難。但今時今日,這卻已成為一個複雜的課題。由農地的開墾到食物出現在我們的餐桌,可以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故這回再次執筆,很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下筆者一直以來「揀飲擇食」的心得。


需要小心選擇食物,除了是因應個人口味,最重要的當然是因為食物與健康的關係。除了天給我們的運氣、父母給我們的基因,最能影響健康的因素,便是食物了。另外一個要選擇的重要原因,很多人卻忽略的,便是我們生產食物對環境的影響。


溫室效應 牛肉漲價

近日,牛肉價格又再加,這已是今年的第五度加價。一百大元一斤牛肉,做煮婦的都頭痛,但其實要應對牛肉加價實在不難。


牛肉加價的原因,是由於粟米和大豆等飼料的生產出現了問題所致。美國今年經歷了五十年來最嚴重的旱災。波及美國三分之二的陸地,範圍覆蓋了重要作物的所有生產基地。長年的乾旱令人沮喪,有人為了令屋前草地好看一點,竟給它噴上綠色的油彩!


但最令人感慨的是,這是天災,也是人禍。科學家均認為地球的暖化大大增加了災情的嚴重性、持續性和廣泛性,而地球的暖化是人類的行為造成的。這邊廂乾旱還不止,中國亦爆發二十年來最嚴重的蟲禍,令粟米的收成大減。這又是與地球暖化有關的!這些因素令粟米的價格今年漲了一倍有多。而我們其中一個間接導致地球暖化的行為便是飼養供人類食用的動物,尤其是反芻動物(ruminants)。


食譜減肉量 其他食材搭夠

供人類食用的主要反芻動物包括牛和羊。牠們在消化食物時,胃內的其中一種細菌會產生溫室氣體之一甲烷(methane)。牛羊在草原上吃草,一天到晚跑來跑去,排放含有甲烷的氣體(即放屁),每天多達五百公升。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一倍,故一隻牛所導致的溫室效應大約等同一輛汽車!所有因人類行為而排放的甲烷,來自飼養牛羊的便佔大約百分之三十!這也是環保人士都建議大家改吃素的原因之一,或盡可能吃少一點牛羊。要所有人一時間轉吃素,是不可能的事,畢竟一生人的習慣不是立刻可以改變的。近年,由外國開始的星期一素食運動終於吹到本港了。有心改變飲食習慣的,由一星期規定一天素食開始,是個很好的切入點。除此之外,另外一個方法,便是平日的餸菜減少肉的分量。例如食譜中用一斤肉,便改成四両,以其他的食材搭夠,既有點肉味,又不失營養,便宜點,健康點,對環境好一點,實在是一個win win win的方法!


以下是一個經典的墨西哥辣肉末醬(Chilli con carne)少肉版本,而且用的是免治豬肉而不是食譜常用的牛肉末。茹素的更可以將肉碎略去,變成Chilli sin carne。周末煮一大煲給老公周日作午飯,可以加通粉粒、紅米或扁豆。平日回家晚了,只需將豆豆加熱,加上一隻煎雞蛋,便是一頓豐富的晚餐了。


作者簡介

嗨!我係Agnes是生化學博士。


現今租貴加上好食材難尋,上館子反而很難吃到健康和有真味好東西,於是,我一於自己煮食。


文、圖 鄺易行

(www.goodfoodwatch.com;fb﹕Good Food Watch)

編輯 陳嘉文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