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若你肯幫我們,幫手去叩些門、打些電話,並出來投票,我們就能贏下俄亥俄。」奧巴馬周末在俄亥俄斯普林菲爾德(Springfield)出席集會如是說。
fb拉票未必比叩門好
無論是歐美還是本港的選舉,傳媒總是經常強調社交網絡動員的威力,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學教授塞茲(John Sides)向本報記者表示,facebook、twitter等網站對搞競選宣傳、募捐以及動員更多人在競選活動當志願軍,確有一定好處,但要「埋身肉搏」催票,始終要靠前線人員逐家叩門拉票,facebook並非合適手段。
塞茲指出,如何有效叩門洗樓已成為選舉工程人員眼中一門重要研究課題,而一般選民的數據主要可從兩方面取得,其一是官方公開的選民登記資料,諸如選民姓名,過去有否參與投票等;其二是專門追蹤消費者支出習慣和網上行為的私人數據公司,「這些公司蒐集了大量原意是供商業機構鎖定顧客對象的消費者背景分析資料,例如有否定期上教堂,是否擁有房產,乃至個人消費習慣和嗜好等等。」
共和黨遲起步研選民背景
塞茲稱,有時單靠觀察選民名字也能作出不錯的猜測。舉例說,若發現某位鮮有投票的選民名字似屬拉美裔,那他就有可能是民主黨人想發掘的潛在支持者。至於為何連嗜好資料也合用?塞茲說﹕「假如某位選民的嗜好是打獵,那你便可以預期他不太可能支持加強槍管,那就可能是潛在的共和黨支持者了。」他直言,民主黨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共和黨起步遲了很多,「這可能就是今屆大選勝負的分野」。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