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聰明炸彈式洗樓 奧營搶攻俄亥俄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05日 21:35
2012年11月05日 21: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談到奧巴馬的選舉攻勢,最易令人想起的是社交網絡動員,至於羅姆尼則是充斥大氣電波的負面競選廣告,但要在明天大選爭勝,最關鍵的仍是「地面攻勢」——依靠傳統挨家挨戶叩門催票,不過時代不同,現在的「洗樓」競選工程已比過去聰明得多。本報記者昨天便在關鍵搖擺州俄亥俄的托萊多市走訪,了解奧巴馬陣營如何打這場地面戰。


奧營在托萊多的前線辦事處(field office),位於一幢有點陳舊的樓宇地下,未走到門口,已可看到櫥窗玻璃貼着大型藍色奧巴馬競選海報,還有手寫的「Yes We Can」標語。辦事處面積蠻大,踏進大門就見到一幅塗成藍色的間隔木牆上寫着「沒有什麼能阻擋百萬計民眾要求改變的呼聲」。


130辦事處統「叩門志願軍」

辦事處裏至少有十多名工作人員,當中不少是黑人,右邊的一角擺放着食物,左邊則有兩個開放式的小廳,方便工作人員辦公。牆壁羅列奧巴馬一些政績,諸如結束伊拉克戰爭等等。一名職員向記者說,隨着大選日臨近,辦事處基本上24小時無休,很多工作人員晚上索性在裏面席地而睡,每天早上六七時便起牀工作。


奧營托萊多支部負責人特納(David Tuner)說,奧營在俄亥俄約有130個前線辦事處,統率一批批志願者叩門拉票。被問到如何比較他們與羅姆尼陣營的競選工程時,特納甚有信心地說,他們前線拉票團隊實力比羅營強,「我們的團隊早在5年前(奧巴馬準備選總統時)便成立,在這兒扎根,相比下羅營的基層拉票工作,起步時間晚很多了。」


負責人:扎根拉票比羅營早

奧巴馬在全美50州有數千計類似的前線辦公室,統籌數以十萬計的志願者。他們的工作主要就是打電話和叩門,呼籲民眾登記成為選民,然後投奧巴馬一票。普羅克特(Lori Proctor)是托萊多一個住宅小區的拉票團隊首領。她透露,志願者通常每戶敲門傾談約1至2分鐘,有時也會長近5分鐘,視乎需要而定。他們發給志願者的名單,有時甚至會註明哪家哪戶宜多花一點時間游說,「一般而言,志願者一天走兩三小時,大約可接觸到約百戶人家。」


百萬美元研「點相術」辨選民

俄亥俄選民達800萬,當中只有約230萬是已登記的民主黨及共和黨人,要如何從餘下的570萬選民中辨識哪些是有機會投己方一票,值得叩門游說的游離選民?原來奧羅兩營在今屆大選中都花了百萬計美元研究「選民點相術」——辨識哪類選民會較可能投自己一票。雙方都向專門蒐集消費者開支習慣和網上行為的私人數據公司購買消費者名錄,再與選民登記冊資料做配對,建立資料庫。他們最希望發掘的是那些過去鮮有實際投票,但其實未必抗拒參與的潛在支持者。選舉專家認為,只要多派鄰舍志願者面對面接觸這類選民,建立關係,可以令他們相信自己的一票很管用,改變投票行為。


學者:訂潛在名單有效運用資源

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學教授塞茲(John Sides)表示,制訂潛在支持者名單的另一大好處,是能更有效地運用選舉資源。「例如過去你只能從官方選民登記資料,知道某一社區的選民有多少人分別投票支持共和黨及民主黨,但你落區敲門拉票時,不會知道這家人到底是己方還是對手的支持者,又或是否游離選民,結果難免是浪費了不少人力物力和時間,事倍功半。有了鎖定潛在支持者名單,落區叩門等拉票工作就可更精準到位。」記者想到的比喻是,兩者的分別有點像二戰的空襲炸彈亂投與現代戰爭運用聰明導彈的分別。


美國直擊明報記者 余偉邦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