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程潔和身兼政協的基本法研究中心胡漢清,昨提出日後終審庭的法官應全數由中國公民出任。胡漢清認為現時部分香港法官「不是中國憲法下的人」,質疑日後「不可以靠英聯邦的人做法官」。程潔認為香港有足夠法律專才,海外法官和本地法官分別不大。
身兼資深大律師的公民黨梁家傑說,終院現時保留一位其他普通法地區的法官,是因為他們通常較容易抵抗壓力,法庭亦不想跟其他普通法地區斷絕來往,他質疑胡的言論猶如要實踐早前梁愛詩批評香港法律界不認識中國法制所掀起的「序幕」。
程潔、胡漢清、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迺強和港大法律學系助理教授張達明,昨一同在城大出席由「大中華青年在線」主辦的法律座談會。程潔在去年初人大常委法工委新春座談會中,是14個獲邀專家之一。
程潔﹕港法庭和人大「權力賽跑」
程潔昨簡述自己建議時,承認建議或「政治不正確」,但指香港各級法院的法官,應由持有香港身分證的人擔當。她指終審法院可提升至人民最高法院的級數,而基本法委員會日後亦應改組為相對上「獨立和有權力」的機構。
她又說,有人以為以往香港終審庭部分的判決,是「挑戰」了人大常委的釋法權力,但實際上人大常委只是將權力「備而不用」,她個人更加認為這些案例是「提升」了人大常委的釋法權。她形容香港的法庭和人大已出現「權力賽跑」,而由於本港法庭審議要程序,形勢不利,「香港的司法機關自己亦要反省」。
張達明說,看不到香港的法官有濫用司法管轄權,又說不認同程潔以美國政治任命法官為例,質疑香港法官的委任制度。他說改組終審法院已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梁家傑昨亦補充,當年大律師公會曾提出應要有兩位普通法地區的法官,現時的安排已作出讓步。
張達明﹕改組違中英聲明
劉迺強昨指基本法委員會只是諮詢機構,但說英國亦有「樞密院」制度,傳統英女王亦不會否決樞密院決定,認為基本法委員會若繼續就釋法給意見,人大又不反對,委員會日後實際上或能成為類似樞密院的機構。
胡漢清亦表明支持程潔有關終審庭建議,又說香港當年只願意中央政府在本港只設「中聯辦」,是「自己搵自己笨」,認為只有在香港設中央政府的主權單位辦公室,香港才有能力在國際的觀察下和中央政府對話。他並贊成公開中英談判文件,以了解立法原意,讓法庭解決雙非問題。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