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已退休的終審法院常任法官包致金接受國際台《時事縱橫》訪問時首次公開透露,1999年人大常委會首次釋法,凌駕終院就居港權一案判決時,他與另外4名終院法官曾經認真考慮請辭。他自言,相信是自己的「傾向保障自由的裁決(liberal j udgement)」而不獲延任終審法官。
暗示被迫退休
維基解密去年公開美國駐港總領事館的電文,指包致金向美領事提及5名終審法官1999年欲辭職,65歲的包致金在昨日的錄影節目中回應主持人提問時,直認真有其事;他進一步說,當時向美領事表示釋法事件嚴重,令他們考慮是否辭職,但最終選擇留下,「以為很多人都知道,不認為這是秘密」,他之所以告訴美領事,是他認為美國是香港的朋友。
「陳兆愷是好人 退休年齡獲延任合理」
包致金被多番追問,心中是否認為自己是被迫退休時,他說,「我不肯定被迫退休是恰當的字眼,但如果你問我,是否相信我不獲延任的原因, 是因為我傾向保障自由的裁決(liberal j udgement),那我可以告訴你,我相信。」包致金在節目中,又主動談到現任終院常任法官陳兆愷是很好的人(he is a very good chap),即使他年屆退休年齡,亦沒有任何理由不獲延任。
對於前律政司長梁愛詩批評法官的言論,包致金表示,同意梁愛詩有權表達個人觀點,但其說法令人憂慮,「我尊重她這是她的觀點,她絕對有權表達其見解,但事實是一個我尊重的人說這樣的話,令人更擔心」,他認為梁愛詩的言論不會直接損害法治,卻有潛在危險,更說傳媒可能較司法機構更能保障法治。
包致金說,所有地方的法治都面對挑戰,要維護法治便要時刻警覺,雖然香港的法治並非全世界最好,但亦較世上很多地方為佳。他即使不同意部分案件交到人大常委會釋法,但強調並不認為這便等同干預本港司法。
包致金認為,本港回歸15年,一國兩制的落實遠較很多人的擔心為好,又認為有人揮舞港英旗,並不是鼓吹香港要獨立。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