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現年11歲女童袁曉彤出生時有先天缺陷,留醫瑪麗醫院期間,疑因醫護在插喉過程中出現誤差,令女童腦部缺氧,自此失去活動能力,須由家人長期照顧。女童父親兩年前入稟高院向院方索償逾3000萬,不幸未能等到審訊便因癌病離世,至昨日案件再提訊,改由女童祖母任監護人,案件昨日開審。
坐輪椅戴腰封 不能說話
曉彤昨初次到庭應訊,法官包華禮特別在開審前,要求觀察曉彤和母親及祖母的互動。需依靠輪椅出入及以腰封固定身體的曉彤,四肢沒有活動能力,身形嬌小,亦不能說話,只能對光及聲音作出反應。袁母表示,曉彤面對陌生環境會較緊張,因此昨不斷「扭計」及出現氣管有痰的情况,要由母親將她抱起前後搖動呵哄,祖母則在旁按摩。
曉彤2001年出生,有右肺發育不全等先天缺陷,10個月大時因急性細支氣管炎入院,同年10月21日醫生建議插管協助呼吸。插管期間,曉彤出現氣胸,心跳兩度停頓,最終腦缺氧,智商受損。袁父於2010年5月獲批法援,代女兒入稟索償,但袁父不幸於同年8月去世,現改由曉彤祖母葉希笑(譯音)擔任審訊監護人。
疑泵氧過多 致氣胸腦缺氧
控方引述專家報告指出,當天院方為曉彤接駁呼吸機期間,負責的醫護人員疑因「太初級、缺乏經驗」,過分用力將氧氣泵進曉彤的肺部,導致其肺部僵硬,及後又疑將喉管伸進肺部太深的位置,最終導致曉彤出現無可挽救的情况。專家亦指出,插喉導致氣胸的情况罕有。
生於四川的曉彤母親康正清昨供稱,事發當天醫生表示插喉「不危險、很簡單」,詎料曉彤突然需搶救。辯方律師則質疑,康於2007年7月與丈夫分居,其間居於深圳,甚少照顧留在港的曉彤;其夫死後亦沒主動爭取撫養權,質疑她根本無意照顧曉彤。
康反駁說﹕「本來我前夫過身後,我應該拿回撫養權,但嫲嫲真的很喜歡彤彤,所以我只是一直輔助她(曉彤祖母)。」她表示打算在訴訟完結後,拿回曉彤撫養權,因家姑已年逾七十。案件早前提訊時曾披露索償額可能達4600萬元,審訊今日繼續。
【案件編號:HCPI228/1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