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鼓勵發展地下岩洞以釋放更多土地,包括正研究將佔地28公頃的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往鄰近的大水坑女婆山岩洞內。渠務署表示,搬廠時可順道更換新的先進設備,佔地可大幅縮減到8至10公頃,但仍能維持污水處理量在每日34萬立方米以上;工程將於2017年動工,期望2027年完成搬遷。
造價100億 望2027完工
渠務署正為沙田污水廠搬遷計劃進行可行性研究及諮詢公眾,預計2014年中完成。按土木工程拓展署的研究推算,工程造價約100億元,開鑿岩洞的工程費用約佔20%,其餘八成則為搬遷、重置污水處理系統,以及污水收集及排放渠道的工程費用,暫未計算通脹。
渠務署污水工程部總工程師黎卓豪認為,斥資過百億是否符合成本效益,仍要視乎搬遷污水廠後,騰出土地的發展價值;又表示沙田污水廠已運作近30年,部分機器漸老化,當局早在2004年獲立法會批出20億元撥款進行第3期擴建,相信未來污水廠即使不遷往岩洞,維修開支同樣高昂。
渠務署正研究各項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相信能減少需要開鑿的岩洞空間及縮短施工期。當局估計,將來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入岩洞後,面積可由現時的28公頃,大幅縮減到8至10公頃,但仍能維持污水處理量在每日34萬立方米以上。
岩壁阻異味 不影響居民
渠務署早在今年2月已向沙田區議會闡釋遷移污水廠的方案,並獲得支持。署方強調,將污水廠遷往岩洞內,岩壁能作為天然屏障,阻隔異味,加上選址大水坑女婆山,與現時的污水廠只有一河之隔,相信不論在搬遷期間抑或啟用後,對當區居民的影響都相對較小。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