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Thomas Heatherwick負責設計倫敦開幕禮的奧運聖火盆、上海世博的倫敦館,但他坦言當中沒有一件是他的代表作,因為他對每件創作同樣喜歡,設計時花了同樣心力。他笑言參與奧運、世博的設計,只是多了「展現國家」的使命,令他更努力在作品中加入英國創意,展現於人前。
火盆設計着重燃點方式
2012年倫奧開幕禮其中經典一幕,正是由7名年輕人接過火炬,燃點代表參賽國家及城市的204個小火盆,再組合成聖火。42歲的Heatherwick笑言,接到「任務」一刻,未有即時想到希望設計什麼,「反而是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
他說,設計團隊發現,一般人印象最深刻的,應是「火盆以什麼方式被燃點」,而非火盆有多漂亮或有多宏偉。在他看來,過去最經典一幕,正是1992年巴塞隆拿奧運中,由射箭手以「驚天一射」方式點燃聖火。
團隊於是着力構思特別的「點火一刻」,希望點火儀式可寓意各國無分彼此,發揮體育精神。火盆剛於上周五「拆散」,204個小火盆將送到每一個參與國家及城市留念。
倫敦新巴士 前後有樓梯
Heatherwick的設計一向給人無限驚喜,除了奧運,兩年前他亦把有「巨型蒲公英」之稱的英國館帶到上海世博,以6萬支亞加力膠柱構建充滿生命力的「種子聖殿」。去年他則為倫敦雙層巴士換上新形象,他設計的新巴士車身設有3道門,前後亦有兩條樓梯,方便市民上落,設計更使用較輕的物料和油電混合引擎,達至環保功能,現時已於倫敦全面運作。
火盆設計着重燃點方式
2012年倫奧開幕禮其中經典一幕,正是由7名年輕人接過火炬,燃點代表參賽國家及城市的204個小火盆,再組合成聖火。42歲的Heatherwick笑言,接到「任務」一刻,未有即時想到希望設計什麼,「反而是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
他說,設計團隊發現,一般人印象最深刻的,應是「火盆以什麼方式被燃點」,而非火盆有多漂亮或有多宏偉。在他看來,過去最經典一幕,正是1992年巴塞隆拿奧運中,由射箭手以「驚天一射」方式點燃聖火。
團隊於是着力構思特別的「點火一刻」,希望點火儀式可寓意各國無分彼此,發揮體育精神。火盆剛於上周五「拆散」,204個小火盆將送到每一個參與國家及城市留念。
倫敦新巴士 前後有樓梯
Heatherwick的設計一向給人無限驚喜,除了奧運,兩年前他亦把有「巨型蒲公英」之稱的英國館帶到上海世博,以6萬支亞加力膠柱構建充滿生命力的「種子聖殿」。去年他則為倫敦雙層巴士換上新形象,他設計的新巴士車身設有3道門,前後亦有兩條樓梯,方便市民上落,設計更使用較輕的物料和油電混合引擎,達至環保功能,現時已於倫敦全面運作。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