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繼前財政司長梁錦松警告樓市上升之勢隨時逆轉後兩天,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日又提預警,以本港家庭負債佔生產總值(GDP)比率計算,去年底已升至59%,接近2002年60%的歷史高位,意味市民負債偏高,一旦利率回升、樓價下跌,屆時就難以還債,造成金融風險。他說,金管局會在適當時候推出新一輪收緊措施。
家庭負債佔GDP 59% 近歷史高位
陳德霖昨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時說,本港樓市過熱仍是金融穩定最大風險。他提出新數據稱,至去年底,本港家庭債務佔GDP比率達59%,幾乎達到02年歷史高位的60%(見圖1)。他說對這現象感憂心,又說不少市民兩三年前以低息承造按揭,負擔較小,但在長達30年的還款期內,利率不可能長期處於低位,提醒市民借錢置業千萬要謹慎。不過,金管局所提的家庭負債佔GDP比率,包括信用卡及其他私人貸款,若單計按揭,佔GDP的比率仍低於2002年時水平。
提醒借錢置業要謹慎
永隆銀行按揭及抵押貸款部主管蔡爾全稱,現時情况與02年不同,當時是高利率,不過,現時利率極低,未來只會向上,客戶還款能力會更吃緊。交銀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表示,家庭債務佔GDP比率逾五成,已屬偏高水平。
中原研究部資料顯示,若只計私樓,購入600方呎單位,六成按揭分20年還款,以目前最優惠利率計價的按揭(P按)計算,今年1月本港供款佔家庭收入比率已升至49.4%(見圖2),貼近金管局所定批出按揭的50%上限。若P加兩厘,此比率更會升至59.1%,但與97年時112%相距仍遠。
關焯照:佔GDP比重衡量「不科學」
經濟學家關焯照認為以家庭負債佔GDP比重來衡量樓市泡沫風險「不算科學」,因家庭負債同時包括信用卡貸款,市民在低息下借錢消費的誘因不小,故以每月供款佔家庭收入比例來衡量較為適合。但對比1997年按揭息率高達8厘,現時僅約2厘,「若利率升至四五厘,樓市可能跌得好急」。
另外,若金管局再推收緊樓市措施,銀行按揭業務勢將進一步壓縮,1月份現樓按揭宗數為8,879宗,較去年12月微升2.3%,是連續17個月少於1萬宗。有銀行界人士認為,在五輪收緊按揭措施後,再壓縮的空間有限,較可行是進一步收緊第二、三個未償還的按揭成數,或在不更改按揭成數上限之下,限制每宗按揭貸款金額,如規定每宗最多只可借2000萬元。
■明報報料熱線[email protected]/ 9181 4676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