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球拆息操控風暴未解決,金管局仍正調查瑞銀涉嫌在港元同業拆息(Hibor)報價上有不當行為之際,該局昨宣布,除採納早前由財資市場公會(TMA)及銀行公會建議的優化Hibor報價機制外,鑑於現行Hibor報價操守規則僅為業界自行制定,為加強監管阻嚇性,金管局決將之納入其法定指引內,並訂明須由指定銀行人士負責監控,倘生事端則由金管局大興問罪之師,最嚴重刑罰為「釘牌」。
最重刑罰「釘牌」 報價須負責任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承認,是次為金管局首次引用《銀行業條例》,將業界自訂的操守準則,納入成當局的法定指引,亦是首次將Hibor定價機制引入法定基礎。根據金管局的監管政策手冊,法定指引為銀行應達到的最低標準,但本身並無法律效力。
除了將業界行規納入監管範圍,金管局亦會在指引中定明,負責Hibor相關財資管理、風險管理及合規職能的銀行經理級人員,需為該行報價行為負責,即要有人「孭鑊」。
每年檢討報價銀行名單
在新措施之下,Hibor的操作制度仍歸屬於銀行公會所有,但日常運作及監管則交由TMA負責,而金管局作為為TMA其中一位成員,亦成為Hibor的新管理人。另外,亦將停止部分年期的拆息定價,而以往每兩年檢討一次報價銀行名單,亦改為每年一次。以上措施將於6個月內實施。
阮國恒表示,金管局在處理違規個案最重刑罰為「釘牌」,但若違規活動可能觸犯刑事條例,則交由律政司等執法機構執法。
業界:之前如「無王管」 現有效阻嚇
有銀行界人士直言,以往由銀公監控Hibor,對違規行為幾乎「無王管」,如今由金管局作最後把關,料可起阻嚇之用。創興銀行(1111)財務及資金管理處總經理陳凱傑指出,業界一直遵從守則,即使改由金管局及TMA監控Hibor,對銀行日常運作亦沒有影響。
銀行學會高級顧問陳鳳翔說,以往拆借市場活躍,不易被人操縱,但現時長年期的拆借交投相當呆滯,一小撮人已可操縱,故將守規列入法定指引的做法合理,但預期日後金管局使用權力的機會不大。
對於加強監管或致銀行參與Hibor定價的意欲減弱,阮國恒指如有需要可使用權力強制銀行參與。至於有關瑞銀的調查,由於涉及大量內部通訊文件,故未有具體完成時間表。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