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日是年廿九,沒什麼比應節回家吃團年飯更好!中國各地均有代表自家飲食文化的賀年食品,上海的蛋角、福建的春卷、潮州的菜粿,口味雖不同,卻同樣有「團圓」之意。說來說去,一年到尾,只想一家人齊齊整整吃頓好的,也將好運福氣帶給至親好友。三個不同籍貫的香港人,為我們送上團圓美食,祝願大家蛇年美滿幸福。
上海蛋角 外脆內juicy
沈依紅(Esther)是上海人,她經營私房菜Ta Pantry,是主廚兼老闆娘。「我父親是典型的上海人,他最喜歡吃深色及濃味的菜式,或者這就是典型的上海口味。而我媽媽是潮州人,凡事以丈夫為先,多以上海式的烹調手法做菜,迎合丈夫的口味。」剛新婚的Esther在大除夕,為我們介紹一道傳統上海賀年菜——紅燒豬肉蛋角。
外形似元寶 新年必吃
「豬肉蛋角,外形似足元寶,是我們新年時必吃的食物。」她記得小時候媽媽做蛋角時,會先落少許油在大湯勺上,再把湯勺放在正加熱的鑊上,當大湯勺燒熱後,加進蛋漿,使蛋漿覆蓋整個湯勺表面,蛋漿熟透後便成為薄薄的蛋角皮。這是最傳統的上海蛋角皮製作方法,這樣可確保每塊蛋角皮大小均一樣。
今次Esther示範的紅燒豬肉蛋角,是一個簡單的改良版。她先把免治豬肉碎下鑊,加入糖、豉油等調味料,炒熟後備用。然後,她把蛋漿倒進平底鍋,形成一個平面圓形,薄薄一層便可,然後把蛋漿單面煎至七成熟,在蛋皮上加入已炒熟的肉碎,然後把蛋皮呈半圓形摺上後反轉,並煎至金黃色後上碟。而紅燒汁則以雞湯、豉油、冰糖、生抽、小量老抽和冬菇熬出,熬好汁料後,再放入蛋角,最後加入粉絲,便成。這個蛋角充滿肉汁,外脆內juicy,再吃一箸沾滿醬汁的粉絲,咬一口燜至軟腍的冬菇,絕對是上海菜濃油赤醬的特色。
即包即炸春卷迎客
每逢春節,當親友來拜年,沈媽媽便會炮製這個砂鍋豬肉蛋角,分量猶如廣東人新年時的盆菜,她說上海話叫作「醃篤鮮」,除了蛋角,還會伴入黃芽白、豬肉丸等配菜。她記得媽媽又愛以春卷宴客﹕「媽媽會以新鮮冬菇、筍絲、黃芽白等配料做春卷的餡料。上海人還有一個原則,就是在客人抵達後,即包即炸春卷,讓客人品嘗到春卷的酥香鬆脆。」不過,她最愛的還是媽媽的紅豆糕﹕「她把紅豆混合糯米粉搓勻,不但令紅豆的甜味均勻分佈,也使紅豆糕呈漂亮的粉紫色。後來,我一再改良,只把紅豆糕搓成丸子狀,成為Ta Pantry其中一款甜品——紅豆糕丸子。」
Ta Pantry
電話﹕2521 8121
文﹕黃茜羚
圖﹕陳淑安
主相場地提供﹕煮飯仔Cooking Studio
編輯 王翠麗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