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詩歌畢加索」 曾任共黨高層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10日 06:35
2013年02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聶魯達是智利以至拉丁美洲享譽國際文壇最隆的作家之一,以浪漫的愛情詩作著稱,被稱為詩歌的畢加索。和畢加索一樣,他喜歡創新,從來不老調重彈。他的一生與政治結緣,一如大部分知名拉美作家,他信奉左翼思想,生前更是智利共產黨高層。


擅寫愛情詩 20歲響名堂

聶魯達1904年生於智利中部小鎮帕拉爾(Parral),父親為鐵路工人,母親是小學教師,後者在他出生兩月後病逝。聶魯達原名Neftali Ricardo Reyes Basoalto,他選上捷克名詩人Jan Neruda的姓氏作為筆名,以繞過父親反對發表詩作。年僅20歲的他,就憑愛情詩《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在國內打響名堂。


不久他開始外闖,還為智利出任外交官。他在派駐馬德里時遇上西班牙內戰,得悉西班牙名詩人好友羅卡被佛朗哥軍隊秘密處決後,決心投身左翼政治運動,改寫一生。他1945年加入共產黨,同年成為智利國會議員,開展從政之路。


挾威士忌半夜騎馬逃亡

因國內政局動盪,他從此多次流亡,其間完成《詩歌總集》。這部1940年代起開筆的作品,大部分都是他在逃避當時智利政府追捕時所寫,其傳記作家形容,聶魯達當時在聖地亞哥東躲西藏,有時接報警察殺到,半夜也要動身走人,他甚至曾騎着馬跨過安第斯山脈逃亡。「他把手稿藏在一隻胳膊底下,另一隻胳膊下挾着一瓶威士忌,逃到安第斯山的另一側去,他兩次從馬上摔下來。」


最終《詩歌總集》1951年分別在墨西哥和智利秘密出版,成為他的代表作。這部作品是描述整個美洲大陸的磅礴史詩,書中充滿美妙的抒情詩段,也處處流露其反對當時拉美高壓政權的政治理念。1971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國際聲望升至頂峰,惟未幾他便證實患上前列腺癌。但他仍不忘大加鞭撻政變上台的皮諾切特,成了後者的眼中釘。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