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綠色生活﹕水耕種植 慳力慳水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17日 22:35
2013年02月17日 22: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答題:植物生長需要什麼要素?陽光、水、二氧化碳、泥土。


一個連小學生也懂得的答案,今時今日答案要改一改了!

種子在泥土發芽、幼苗在泥土培育、蔬菜在泥土上收成……

來到今天,這些全部也可以在水裏發生。


你只需要一盆水、少許營養液、一個小氣泵,不用澆水不用移盆,一個月後種子長大成菜,便可安心享用沒有農藥的蔬菜。


香港的農業萎縮,在70年代,香港人吃的蔬菜八成來自香港的土地,至2012年跌至2.5%。過去40年,香港少了8000公頃耕地。現在我們每天吃到的蔬菜,絕大部分來自內地,中國西北地區寧夏每天有大量蔬菜來港,食物里程約2000公里!現在人民幣高企,令菜價愈來愈貴,市民無可選擇下被迫捱貴菜。


蔬果在田裏長大,理所當然,不過,近來吹起一股水耕種植風,日本、台灣、英國及新加坡等地近年十分流行水耕種植。水耕種植,顧名思義,用水代替泥土,營養液取代傳統肥料,直接供養分給根部吸收,最大好處是不用澆水,所使用的水分不會流失,節省水資源,而且方便打理,勞動量低,老人家或小朋友也可輕易種出蔬菜。日本甚至有人在地牢種稻米,新加坡的樟宜綜合醫院,天台設有水耕菜園,提供醫院內部消耗。


零農藥 收成快

為促進本地農業,近年蔬菜統營處也大力推廣水耕種植,引入「全環控水耕技術」,並生產五種口感脆嫩的幼苗。這技術可利用空置工廠大廈全年無休生產蔬菜,生產過程只用水種、不會使用農藥。由於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營養液供應及光照等環境因素得到適當的調節,蔬菜在穩定及適當條件下生長,生長速度較同季節的土耕蔬菜快,而且不受天氣影響及病蟲害的破壞,令蔬菜鮮嫩衛生,生產量穩定,打風時,市民也不用捱貴菜。水耕種植可應用於垂直耕種系統,蔬菜一層一層種植,將來或會成為城市農業的新趨勢 。


文 李佩雯

圖 尹錦恩

編輯 蔡曉彤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