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伊朗充公佛像,聲稱佛教是文化入侵,但事實上,古時最落力將佛教傳入中國的,正是伊朗地區的住民。
參與早期經書翻譯
香港佛教聯合會秘書長演慈法師向本報解釋指出,伊朗古稱波斯,其遠古宗教為沃教,在公元1世紀時,絲綢之路將天竺、波斯和中國連成一線,至公元500年,現伊朗東北部地方大部分人信佛。根據《三國志魏書》的記載,早在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即西元前2年,最早將佛經傳入中國並向中國人傳授佛經的,正是生活在東伊朗地區的大月氏(讀音:大玉茲)人。而南北朝時期的《高僧傳》是記錄佛教高僧的書籍,當中不少來自伊朗僧人的手筆。
安世高法師為最早期負責翻譯經書的伊朗人,他曾參與翻譯《無量壽經》。及至古伊朗(安息王朝)時期,即西漢初期,已有伊朗僧人進入中國弘傳佛教。
香港能仁書院佛學研究中心客座助理教授侯松蔚教授認為,古伊朗為中國和西域之間的樞紐,包括佛教在內的文化通過伊朗傳到中國,對佛教在中國發揚光大有奠定基礎的作用。
明報記者 吳克穎
參與早期經書翻譯
香港佛教聯合會秘書長演慈法師向本報解釋指出,伊朗古稱波斯,其遠古宗教為沃教,在公元1世紀時,絲綢之路將天竺、波斯和中國連成一線,至公元500年,現伊朗東北部地方大部分人信佛。根據《三國志魏書》的記載,早在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即西元前2年,最早將佛經傳入中國並向中國人傳授佛經的,正是生活在東伊朗地區的大月氏(讀音:大玉茲)人。而南北朝時期的《高僧傳》是記錄佛教高僧的書籍,當中不少來自伊朗僧人的手筆。
安世高法師為最早期負責翻譯經書的伊朗人,他曾參與翻譯《無量壽經》。及至古伊朗(安息王朝)時期,即西漢初期,已有伊朗僧人進入中國弘傳佛教。
香港能仁書院佛學研究中心客座助理教授侯松蔚教授認為,古伊朗為中國和西域之間的樞紐,包括佛教在內的文化通過伊朗傳到中國,對佛教在中國發揚光大有奠定基礎的作用。
明報記者 吳克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