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父女同郵﹕最好沒人知道這專欄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20日 06:35
2013年02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穎:

這個「父女同郵」專欄,不經不覺,已經寫了十個多月,差不多五十篇了。當初答應編輯,與你們一起父女對話,說實話,老爸是戰戰兢兢的。當時,家姐忙於應付中學文憑試,沒日沒夜,不敢打擾她。每星期一篇的重任,只好交給了你這個反叛年輕人,會不會突然使性子罷寫,我心中是完全沒有底的。家姐入了大學,上莊、功課、project,再加上接連出外交流,沒完沒了。可幸的是,除了偶然老爸忘了死線,搞得編輯一頭煙外,你們都可以準時交稿,使專欄不致開天窗,這也算是奇蹟吧!


雖然時有抱怨﹕功課很多,考試又到,又輪到要寫稿了,累得要命。但應承了人家,就無論如何都要在死線前完成,免得拖累工作流程。即使千萬個不願意,都會打開電腦,認真地,花心思地寫完。你們拒絕在面書add我做friend,但對你們的責任感,我不得不在這裏畀個like我的兩個寶貝女兒。


保密不保密之間有討論空間

穎,你和家姐的性格南轅北轍,但其中一樣是出奇地相似的,就是很害怕突出自己,不想鶴立雞群,怕別人知道自己的事,怕成為同學的話題。寫這個專欄,成為了你們的死穴。


我們寫的,都是生活的瑣事,從小事情,煞有介事地道出箇中的所謂大道理。寫的不一定是好事,有時候甚至是你們的壞習慣。為免太明顯太突出,老爸有時都用曲筆隱藏,以免被你們的朋友和同學們發覺。


穎,最難搞的是,學校不少老師和同學,都是這專欄的讀者。每到星期三,如果你看見班上有同學拿着專欄來讀,你就會臉紅耳赤,心跳加速,甚至馬上躲得遠遠的。同學偶然對你說了一句「作家」,你也會尷尬得不知如何應對。


對老師的反應,你就更敏感了。你們在家裏的生活起居,當然對老師保密,不想他們知道。但有時會在老師的話語中,敏感地體察到他們看過這個專欄,知道了,你會不高興好一陣子。


老爸當然明白,任何人都不希望生活在玻璃屋裏,毫無保留地讓人看到。但當我們要認真地討論,一些關乎你們這個年齡的年輕人面對的問題時,要用你的實際情况作為例子,才可以說得更具體、更透徹,更容易使人明白。輕輕透露了你們一些性格上的秘密,就變成無可避免的了。如果這個專欄要繼續下去,保密與不保密,透露與不透露之間,還有很多空間。有什麼不滿意的,我們可以有商有量。


穎,老爸想告訴你,我實在很喜歡這種交流方式。文字,需要縝密思考的過程,反覆推敲,才可把問題說清楚,而且更可以流傳下去,永久保留。這個專欄寫滿一年,我們可以出一本書,作為你成長最好的禮物,現在就開始和家姐構思封面吧。


老爸

…………………………………………………………………………

Dad﹕

除了好朋友外,從不主動告訴他人,我跟爸爸有個專欄,別人提起時會支支吾吾,是最怕別人覺得我刻意突出自己。而且當愈多我認識的人看這專欄,我就會非常介意別人怎樣看我寫的東西,也會顧慮到﹕咦!別人知道我在家裏是這樣的,會不會影響到他們對我的印象。


所以你寫公主病時我十分憤怒,就是這個原因啦。唉!有時真的想,最好所有人都不知道這個專欄的存在,但同時卻因為有人留意這個專欄而感到高興。


原來寫這個專欄已經接近一年!記得開始寫「父女同郵」時,我寫過希望能透過這專欄一星期多寫一篇文章,令作文能加以改善,快一年了,結果是怎樣呢?答案是﹕從作文分數來看,我真的是躍進啊!!

Wing

作者為資深傳媒人、關注時事,更關注兩個寶貝女兒

吳志森 [email protected]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