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企業盈利新高 道指破頂有理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12日 06:35
2013年03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道指上個星期已不斷破了2007年的頂位點,有不少論者認為是利好,勢帶動環球股市向上。另一方面,看淡者認為破頂無理,因今時今日美國經濟跟2007年不可同日而語,GDP及失業率皆遠差於6年前如日中天的時候的美國。究竟誰是誰非呢?


Well,要分析這個問題,首先筆者想問股價最終是反映什麼呢?Bingo!盈利是也!我們可以比較主要道指成分股於2007年及去年的盈利。根據彭博的數據,佔道指比重最大的IBM(11%)於2007年的時候賺104億美元,去年已達166億元,比2007年多59%,每股盈利更高出98%。讀者可能會話,這個連Warren Buffett都揸重的股票梗係勁嘢嚟啦,用這個Outlier點可以作準呢?那麼就看一看比重最大的20隻成分股(佔道指87%)的盈利總和,結果是去年比2007年多18%,而且20隻成分股當中只有5隻是低於2007年的水平。以所有成分股計,去年亦比2007年稍多1%。


海外盈利填補本土放緩

點解美國經濟復蘇咗無耐,但盈利卻能咁快破頂呢?

這是因為美國公司,特別是全球跨國大企業,受惠於海外經濟較快的增長,令到來自美國以外的盈利貢獻比例持續上升,有部分甚至已經超越美國本土的貢獻。以IBM為例,於2011年,海外的稅前盈利佔總稅前盈利的54%,高於2007年的47%。麥當勞(道指比重第4大股份)更明顯,於2012年,海外的稅前盈利佔64%,遠高於2007年時的31%。這代表道指反映的已不只是美國,而是愈來愈多地反映了全球經濟的起落。


簡單的說,以由下而上(Bottom-up)的方法分析,確切地反映了道指成分股的盈利變化,填補了以由上而下(Top-down)的方法分析所帶來的認知誤差。


歐元弱勢或預視歐加碼量寬

最後,未知讀者有否留意踏入2月份開始歐元呈現弱勢,從高點回落了5%。但同一時間,歐股不但未有跟跌,反而於2月底開始陸續展開升浪。


以往歐元跟歐股一般是同步而行,反映市場對歐債的看法。筆者原以為歐元弱勢只是炒歐央行減息,但歐央行於上周決定維持減口不變後,歐元仍彈唔起。究竟這是否預視歐央行可能繼美國、日本及英國後,加入加碼量寬行列呢?當然,這只是筆者邏輯地靠估……。


股飈

[email protected]

逢周二、三、五刊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