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空氣質素健康指數明年推出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28日 12:00
2013年03月28日 12: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改善空氣質素是本屆政府的重中之重,相信未來七、八年是關鍵,希望能達到目標,在2020年大致達到新的空氣質素指標。當局明年實施新空氣質素指標和推出新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新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較為仔細、級別更多,可更有效反映空氣污染所引致的健康風險。   

   環境局今天(3月28日)發表《香港清新空氣藍圖》,解說香港空氣質素面對的挑戰,闡述相應政策、配套措施和未來計劃。藍圖勾劃出香港空氣質素管理系統,涵蓋多個重要範疇,針對跨境、發電、海陸交通和非路面流動機械帶來的污染。政府會集合跨部門及各界力量,目標是在2020年大致達到新的空氣質素指標。

 

   黃錦星在記者會上表示,改善空氣質素是本屆政府的重中之重,會以市民健康為大前提,透過環保、能源、交通運輸、建築規劃和相關的政策互相配合,但改善空氣質素的任務不能單靠政府,要社會共同參與,尤其是運輸業界、能源企業及建造業界等,也要與內地政府和企業配合。他相信未來七、八年是關鍵的機遇,希望能達到目標。

 

   黃錦星說,要做到全方位改善空氣質素的效果,粵港合作相當重要,兩地會加緊合作,並承諾在2015年進行中期檢討,看看如何深化減排幅度和力度,兩地亦已成立工作小組,深化有關船隻減排的工作。

 

明年推新空氣質素指標

 

   根據清新空氣藍圖,2014年將實施新空氣質素指標和推出新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2015年達致粵港減排目標、於2020年達致新空氣質素指標水平及粵港減排目標。在檢視研究方面,2013至15年會與本地及國際專家合作推展空氣質素及健康研究。

 

   在政策方面,2012年推行深化跨境合作,研究區域光化煙霧、在廣東省推展清潔生產、探討在珠三角港口推展遠洋輪船泊岸轉油。政府會在2013至14年減少船舶排放,包括規管遠洋輪船泊岸轉油和本地船隻採用更清潔船用柴油。2013至19年會減少路邊空氣污染物排放,包括更換柴油商業車計劃、專營巴士加裝選擇性催化還原器、石油氣的士或小巴安裝催化轉換器、重組專營巴士路線和推行專營巴士低排放區。

 

   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說,在收緊新空氣質素指標後,當局主張以新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取代現行空氣污染指數系統,新的指數較為仔細、級別更多。這個以健康為本的新指數,可更有效反映空氣污染所引致的健康風險,和向公眾和易受影響人士提供更清晰的健康忠告。

 

   優化的指數可根據當天的空氣質素,告訴市民有什麼要籌備或不要去哪些地方等。而收緊空氣質素指標後,無論使用新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或現時的空氣污染指數系統,均會有更多日子超標,但超標不等於空氣污染變差,超標多少天不是重點,希望能有更準確、更多資料保護港人建康的指標。

 

跨部門合作改善空氣質素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在同一場合指出,該局一直與環境局緊密合作,在交通運輸方面進行多項有助改善空氣質素的工作,包括推動巴士路線重組、協助公共交通營辦商加強車輛的排放表現、就改善過海隧道交通流量分布的建議措施諮詢公眾等,並會透過本地立法實施遠洋輪船排放的國際標準,措施有助減少車輛和船隻的排放。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陳肇始說,政府會聯同本地專家和學者進行研究,在考慮各減排措施對保障公眾健康的效果和成本效益後,決定執行各項措施的優先次序。衞生署亦會繼續注視空氣污染對健康影響的最新科學證據,特別是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並在健康和公共衞生方面向有關決策局和部門提供專業意見。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韋志成表示,為改善空氣質素及提升城市環境,發展局一直積極推廣綠化工作,促進可持續的規劃發展和樓宇設計,並發展單車徑網絡及致力減低廢氣排放,以配合藍圖逐步改善本港的空氣質素。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