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文物信託基金早在上屆政府已醞釀,幾經轉折到2011年,才由發展局以逾百萬元委聘顧問公司研究,探討可行性。古諮會成員兼中大建築學院院長何培斌認為,擬設基金的工作與現時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類似,若新基金不包括收購歷史建築,與外國部分基金有差別,並不理想。
事實上,最新的審計報告亦有提及,近年不少保育爭議,不少均與私人業主希望將歷史建築拆卸重建有關,涉及經濟因素,包括景賢里和何東花園等。政府在2004年曾斥資5300萬收購甘棠第,設立孫中山博物館,反映收購歷史建築是保育的重要手段。
不過,今次顧問認為,收購與否涉及動用公帑,需不同持份者的共識,認為基金只應為政府提供政策建議,但不應主動負責收購建築。發展局則表示長遠私人建築的保育政策,會再諮詢研究。
現建議職能與衛奕信信託類同
何培斌說,顧問報告提及的教育和推廣工作,以及部分文物復修,與現時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所執行的工作類同,認為基金未能加入收購歷史建築,與外國部分基金有差別,並不理想。
他表示,了解本港政府的架構,收地買地涉及不同部分,和公帑運用,基金難有權力做到,他希望日後的文物基金即使不能收購歷史建築,也有具體職能,如專門負責活化政府的歷史建築物,免得與其他保育基金重複,架牀疊屋。
港大學者指涉公帑交政府適合
港大建築系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則認為,基金不負責收地有其優勢,因收購過程涉及公帑,交由政府部門負責較為適合。他認為,若將活化歷史建築計劃、保育辦的教育工作,轉移至基金,並由非牟利機構管理,會較現時的「弱勢政府」牽頭靈活,能做到不同保育工作。
明報記者
事實上,最新的審計報告亦有提及,近年不少保育爭議,不少均與私人業主希望將歷史建築拆卸重建有關,涉及經濟因素,包括景賢里和何東花園等。政府在2004年曾斥資5300萬收購甘棠第,設立孫中山博物館,反映收購歷史建築是保育的重要手段。
不過,今次顧問認為,收購與否涉及動用公帑,需不同持份者的共識,認為基金只應為政府提供政策建議,但不應主動負責收購建築。發展局則表示長遠私人建築的保育政策,會再諮詢研究。
現建議職能與衛奕信信託類同
何培斌說,顧問報告提及的教育和推廣工作,以及部分文物復修,與現時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所執行的工作類同,認為基金未能加入收購歷史建築,與外國部分基金有差別,並不理想。
他表示,了解本港政府的架構,收地買地涉及不同部分,和公帑運用,基金難有權力做到,他希望日後的文物基金即使不能收購歷史建築,也有具體職能,如專門負責活化政府的歷史建築物,免得與其他保育基金重複,架牀疊屋。
港大學者指涉公帑交政府適合
港大建築系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則認為,基金不負責收地有其優勢,因收購過程涉及公帑,交由政府部門負責較為適合。他認為,若將活化歷史建築計劃、保育辦的教育工作,轉移至基金,並由非牟利機構管理,會較現時的「弱勢政府」牽頭靈活,能做到不同保育工作。
明報記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