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早於2004年便開展個人人民幣業務,長期搶佔不少天時、地利,業內普遍認為其「大佬」地位暫難以動搖。不過,同在亞洲的新加坡、台灣雖然現時人民幣存款總量和香港仍相差一大截(見表),卻也不可小覷。
位於東南亞的新加坡,正好借助人民幣在該區逐漸被採納的擴張時機,有望成為東盟國家的「專屬」人民幣中心。至於台灣,在正式開展人民幣業務不足兩個月內存款額已達483億元(人民幣.下同),這自然與中國內地一直是其最大貿易伙伴之一的影響密不可分。
儘管如此,各路專家仍一致認為,目前各個離岸人民幣中心之間並非只存在競爭,若可把離岸市場的「餅」做大,香港同樣能享受「共贏」好處。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昨日出席論壇時舉例說,台灣與香港的人民幣業務互補性就非常強,兩地銀行可以合作共同發放人民幣貸款及點心債,本港亦可將較為成熟的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產品打包為人民幣基金在台銷售。她亦提及,早前已有數隻本港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台灣上市買賣,A股ETF在未來也可以作同樣考慮。「很多政策框架已經形成,下一步就要看業界的產品創新能力了。」
位於東南亞的新加坡,正好借助人民幣在該區逐漸被採納的擴張時機,有望成為東盟國家的「專屬」人民幣中心。至於台灣,在正式開展人民幣業務不足兩個月內存款額已達483億元(人民幣.下同),這自然與中國內地一直是其最大貿易伙伴之一的影響密不可分。
儘管如此,各路專家仍一致認為,目前各個離岸人民幣中心之間並非只存在競爭,若可把離岸市場的「餅」做大,香港同樣能享受「共贏」好處。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昨日出席論壇時舉例說,台灣與香港的人民幣業務互補性就非常強,兩地銀行可以合作共同發放人民幣貸款及點心債,本港亦可將較為成熟的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產品打包為人民幣基金在台銷售。她亦提及,早前已有數隻本港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台灣上市買賣,A股ETF在未來也可以作同樣考慮。「很多政策框架已經形成,下一步就要看業界的產品創新能力了。」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