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患者染糞衣物疑播H7N9長青網文章

2013年04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4月26日 06:35
2013年04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H7N9禽流感仍在內地零星傳播,連同昨日新增的4宗(浙江省2宗、河南省1宗、江西省1宗)已累計至113宗病例。而《新英倫醫學雜誌》昨發表內地研究結果,顯示有一半H7N9禽流感死者於染病11日內死亡,顯示病毒可迅速殺人;其中一宗疑為家庭群組傳播個案,可能與女兒為患腹瀉父親洗滌內衣物接觸糞便感染有關。


內地研究員蒐集今年2月至4月17日間82名確診H7N9的病者病歷,以及分析流行病學資料(見表)。研究指出,有77人可能與禽鳥有接觸。相對感染H5N1的病人住院中位數以及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分別是7日及7.5日,19名H7N9病人由發病至出現ARDS的中位數為8日,病人住院中位數4.5日。而17名病人由發病到的死亡的中位數為11日,顯示病毒可迅速殺人。


一半死者11日內死亡

目前,全國共有5組親密接觸者懷疑集體感染的H7N9病例。研究員分析其中2宗疑為家庭群組傳播個案,包括最先在上海發病的李姓3父子;以及一對姓張居於無錫市濱湖區的父女。其中張父在3月1日曾到過活禽街市,而張女則沒有接觸活禽,但在父親病發在家休息和住院期間,張女均在沒有保護措施下照顧他,而張父轉入深切治療部後3天,張女更曾戴着手套為出現腹瀉的父親洗滌內衣物,3日後連張女也發病入院,女兒其後確診感染H7N9。


暫未有群組傳播證據

研究指出,未有證據顯示H7N9傳播與群組傳播有關,但鑑於有兩宗疑為家庭群組傳播個案,故不能排除病毒可以人傳人。研究認為要增強監察,以及調查禽鳥和環境的的風險數據。


中大呼吸系統科教授許樹昌表示,張父至今只是懷疑病例,要視乎他有否對病毒產生抗體,才能證實是否感染者;而經由糞便或尿液接觸而染病的風險,遠低於飛沫傳播,估計張女除接觸過父親糞便外,亦有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沾染到父親的飛沫而染病。有深切治療科醫生亦認為,糞傳可以是其中一個傳播渠道,但也有可能張女沾染到父親的飛沫而染病。


刺針:活禽市場病毒源頭

許樹昌稱,過去H5N1病毒感染者發病後大約可9天致命,今次H7N9患者病發後11天致命,情况未算最嚴重。


另外,由港大微生物學系袁國勇帶領的港大與浙江大學團隊聯合研究H7N9病毒,分析了在浙江4宗人感染個案,發現人感染H7N9病毒,跟家禽市場中之活雞所檢測出的H7N9病毒高度同源(列序同源性超過99.4%),故認為活禽市場是病毒源頭,研究於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發表。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